生活論語(8)
孔子有兩個職業資格證,教師證,法官證。
教師證,這個好說,大家公認——雖然當時的政府未必承認,畢竟他教授的是私學。所謂私學,就是私人辦的學校,區別于公辦學校。
私學有什么好?還得交學費。嗯,這個質疑貌似很冷靜,其實沒啥營養。當時的確有公辦學校,但學生局限于“在職”的王公貴族。換句話說,即便你爺爺是國君,但到你這一代淪落為“士”了,也難有上學的機會。
士、農、工、商,士是平民階層中身份最高貴的,但也只是平民而已。在孔子之前,大多是沒有讀書受教育的資格的。
問題恰恰在于,因為君王妻妾成群, 從王公貴族到普通平民,快得很,幾乎就是一眨眼的工夫。
舉個栗子:國君受冷落的妾,生的兒子已經受到歧視,但還算貴族,能多少分點家產;這兒子的受冷落的妾再生兒子(國君的孫子),淪落成平民的概率就相當高了。
如果一個貴族家族在競爭中失勢,“向下方階層流動”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兒。
孔子開創性地創辦了私學(那個時代他的私學并不是唯一的,但最出名),給平民以受教育的機會。這對整個中華文明的貢獻,難以估量。
所以,教師資格證頒給孔子老師,沒問題吧?
至于法官證,則是官方的。他有一段時間當了公務員,先在一個叫“中都”的地方擔任“宰”,相當于縣長;治理卓有成效,很快被火箭般提拔,做了魯國大司寇,相當于司法部部長。這個職位,一定程度上相當于總理,含權量很高。
法官證也沒問題吧?
然而,別高興得太早,孔子當了大法官,律師們就有點難過了。情況嚴重點的,恐怕要失業。
《論語》里,談到打官司的,一共有兩處,都在《論語·顏淵》中。
No.1
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
孔子說,根據一方面的情況就能判定案件的,大概就是子路吧?
咱也鬧不清到底是表揚還是批評。如果積案太多,案情又單一,子路快刀斬亂麻,根據單方面情況判定案件,似乎說得過去;如果案件復雜而且重大,就有點莽撞了。
倒也符合子路的性格。
審理案件,有三個信息來源:原告方、被告方、第三方(人證物證)。三方都對上號了,基本就可以定性了。古人已經有了這種意識,要求打官司一定既要看到原告,又要看到被告,這叫“兩造”。
子路為什么反其道而行之,依靠“片言”就定性呢?也有種說法,認為子路性格坦誠、直率,人們不愿欺瞞他。
有點像當年湘軍將領拍曾國藩的馬屁。曾國藩其實打仗水平不咋滴(比王陽明差遠了),好在懂戰略、會用人。他親自指揮的戰斗,經常失敗,甚至差點為此自責到要跳水(只是表演一下,別當真)。
將領們后來便恭維他說,你呀,太實誠,有的領導是“人不敢欺”,您是“人不愿欺”。曾國藩嘴上不說,心里一定很受用。
No.2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孔子說,處理訴訟,我和別人一樣,目標一定是爭取沒有訴訟。
這就是如果孔子執政,律師很容易失業的原因了。當時有一種非常不好的游說縱橫之風,故意挑起事端、搬弄是非,鷸蚌相爭,自己作為中間人、協調人,從中漁利。孔子對這一做法,極為痛恨。他的目標,是消除訴訟,讓人們不打官司,社會和諧。
令人費解的是“吾猶人也”這幾個字。“我和別人一樣”,說明孔子有“同道中人”,他的理念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可。事實真的這樣嗎?還是在“自嗨”?
當時中國,天下大亂,叢林法則盛行,孔子的“無訟”理念恐怕很難推廣;但魯國在孔子的治理之下,取得一定成效,而且達成一定的共識,卻很有可能。
即便魯國國君被架空,“三桓”(三個卿大夫)把持朝政,也不代表他們在社會治理方面無法達成統一。“無訟”理念,側重的是民間,是社會治理,不涉及朝廷高層的爭權奪利。三個卿大夫以及孔子,在基層治理以“無訟”為目標上,是可以達成一致的。
用什么方式來實現“無訟”呢?孔子的答案有點意外:禮。有個成語叫“先禮后兵”,在社會治理上,可以套用為“先禮后法”。
禮,就是規矩,規矩定好了,人們習慣了,不逾越禮制,就不太可能去違法。法是什么呢?你出軌了、違反規矩了,再去處置你。
漢代賈誼說得好:
“夫禮者禁于將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之所用易見,而禮之所為生難知也。”(《治安策》)
禮,是防范惡行出現;法,是惡行出現了再處置。所以,法的作用、效果更加顯而易見,禮的效果就不容易看出來。
和當年魏征對唐太宗說的一段話,有點像。
魏征說,我想當良臣,不想當忠臣。唐太宗就問為什么。
魏征說,國君無道,拼死抗爭,這叫忠臣;國君有道,大臣只要嚴格貫徹執行,不違上意、順天應民,就能做好工作,這叫良臣。
唐太宗頓悟。
套用魏征的說法,禮是良臣,法只能做忠臣了。
高金國,筆名高了高,高級編輯,著有《好父母養出好孩子》《寫給孩子的趣味中國歷史(12冊)》《少年讀史記故事(3冊)》《中國歷史超好看(6冊)》《人生是一場修行》《唐朝那層窗戶紙》《齊國那些事兒》等圖書32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