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怕是又要得罪巨頭了,京東美團商戰里有三大迷霧,以及國家監管的缺位。
01
第一條迷霧,你以為美團賺的真是辛苦錢嗎?
劉強東內部講話視頻流出,說京東外賣利潤率一定要在5%以內。
結果網上很多點評分析就在說,美團利潤率很低啊,只有2%-3%,雖然商家都抱怨被抽成30%啥的,但美團賺的也是辛苦錢。
我就震驚了,直覺告訴我這不對勁。
因為有一個淺白的商業邏輯:實體餐飲店的收入支出結構中,食材成本一般是30%,剩下70%是毛利率。
然后這70%的毛利率要支付兩大成本,分別是房租和人工,這兩項往往要各占20%-30%了。
所以美團抽成比例可以比擬為,就像擁有了全國餐飲店的虛擬地租收入。你告訴我利潤率只有3%不到,你信嗎?
所以我真的去找數據了,我們看看美團的財報里是怎么顯示的。
2024年,本地商業收入2502億,利潤524億。用524除以2502到底是多少,利潤率是多少?我都不說了,大家寫評論區。
我就想問那些商業評論,說美團賺的是辛苦錢、利潤率只有百分之二三的人,臊得慌不?
美團利潤率低的謠言是怎么來的呢?
首先看24年數據:盈利的本地商業業務,加上虧損的新業務之后,
總的利潤率就降低到了10%附近,但這個數據依然不是百分之二三。
別急,我們把報表翻到2023年,你會看到利潤率接近20%的本地商業服務。
在被其他新業務拉后腿之后,總的利潤率降低到了4.8%,真的不到5%了。
所以這些人如果不會看詳細報表,只會看到總報表,甚至連報表都不會看,只會人云亦云,那是真可以傳出美團賺辛苦錢的。呵呵吧。
02
第二條迷霧,我看很多分析說,京東是不得已為了自保,因為美團搞閃送搶了京東業務,京東不搞外賣業務就萎縮了。我看完這種分析,就覺得很迷。
假設你去一家商店里,看見營業員各種笑臉相迎,給你倒水,給你捶背,然后你嘴一歪:"你不就是想賺我錢嗎?"我就覺得很迷惑。難道你是覺得自己不配得到更好的服務嗎?
在商業上,一個新項目站不站得住腳,往往要問創業者:你這個項目解決了什么痛點啊?如果什么都沒解決,那你沒有存在的意義。
京東最初能起來,也是因為當年電腦城實在太黑了,在電腦城裝機能被當豬一樣宰。京東最初做電子產品價格透明、質量有售后,解決了消費者的痛點,才做起來的。
站在那個時候,說一句"京東不就是想賺我錢嗎",難道你就喜歡去電腦城被宰客,是這意思嗎?
現在的現狀是,從消費者到商家,再到外賣員,哪一方不怨聲載道呢?
有沒有可能就是京東看到了痛點,才覺得做外賣這個項目立得住呢?否則他為什么不做AI更衣室、做TO C的硬件云服務,又或者向生產端拓展做京東自有品牌電器,甚至去做汽車行不行?
有沒有可能,其他領域消費者的痛點沒那么強,而外賣痛點太強,才有發展空間呢?解決消費者的痛點和京東想賺錢之間,有沒有可能并不矛盾,而是雞生蛋蛋生雞、共生的關系呢?
作為消費者,我們更需要關注的,京東的初心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當一次流量演員的垃圾電影票房大賣之后,結果一定是資本會生產出更多的流量垃圾電影。
在消費者、商家、外賣員都在抱怨美團的條件下,京東還輸了,等于從結果上證明消費者、商家、快遞員外賣員的抱怨一文不值。從此以后,商業上再也不用考慮消費者的抱怨了。
在此延伸,出道思考題:
現在有一種論調,說京東做不成外賣,原因是之前百度、阿里、字節等很多巨頭試圖挑戰美團都失敗了,甚至以此來論證美團賺的是辛苦錢(辛苦錢這事咱們前面反駁過了)。
在此只問大家,其他巨頭沒成,所以京東成不了的論斷有道理嗎?
答案可以打在評論區。
特別提示:其他巨頭的發力方向是解決三方痛點的角度嗎?還是覺得自己更聰明,能優化代碼而提高壓榨率呢?最后輸是不是因為壓榨率不如誰呢?思考題留給大家了。
03
第三條迷霧,我最生氣的是看到很多商業分析,說美團不給外賣員上社保是因為外賣員都是兼職的。
誰會給兼職員工上社保呢?但美團后臺甚至能計算出每一單外賣的配送時長,難道無法統計每個月的總勞動時間嗎?
一個外賣員如果每個月給美團工作超過200小時,還應該算兼職嗎?真的是不給兼職上社保,還是就是不想上社保,才找了兼職做借口呢?
在經濟學上有個概念叫負外部性,指的是企業為了自己節省成本,對外排放污染、制造垃圾,給社會制造負擔。
外賣平臺用算法使外賣員趕時間,從而提升交通違法率、給行人制造危險,是典型的負外部性;外賣員60歲后也要養老,企業把養老負擔丟給社會,也是典型的負外部性。
單靠企業長良心來解決嗎?你聽說過因為學雷鋒的變多了,從而當小偷的減少了嗎?根本不可能。小偷少了是因為攝像頭多了,違法成本上升。如果沒有足夠的監管,再完美的法律也會有繼續鉆漏洞的。
比如美國已經出現了,法律規定每天上班8小時就是正式員工,巨頭們一看簡單啊,先上4小時班,然后不讓你繼續干了,換人干唄。結果就是沃爾瑪的員工下午去麥當勞打工,麥當勞的員工下午去沃爾瑪打工了。
如果現在法律規定每月送外賣時長超200小時必需交社保,你信不信黃色平臺后臺直接讓你超150小時禁止接單?
負外部性本該監管介入的,然而估計國家也是有苦衷,一嚴管了容易引起壓迫企業的負面爭議,結果就放任了很多年。
現在京東做外賣給國家監管減輕不少負擔,但一定要認識到,京東吃不下全部的市場份額,剩下的外賣員怎么辦?誰來保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