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段時間,已經有個別保司公布了今年的分紅實現率。
比如大家養老率先公布,其三款現金分紅產品的最新分紅實現率均是100%。
這成績對比去年分紅實現率普遍30%-50%的水平,無疑是非常漂亮的。
我們都知道去年分紅實現率那么慘淡,主要是受到了監管限高的影響。
如今大家養老的表現,讓大家對分紅險又燃起了希望,紛紛猜測,今年分紅險不會限高了。
今天就來和大家探討一下,今年監管是否還會對分紅險限高這個事,分享一些個人的看法。
首先我們先來看今年公布分紅實現率的保司,分別是大家養老,和新華人壽,它們的表現如何。
大家養老,它是公布了2024年度分紅型保險產品紅利實現率,其分紅利實現率適用于2025年7月1日至2026年3月31 日之間。
這三款產品都是演示收益4%,保底收益2%的產品。
計算下來,最終預期收益上限在3.4%,已經超過了去年,監管所要求小公司3.2%的限高水平。
再看新華人壽,老七家之一,頭部大保司。
今年一共公布了79款產品,其中現金分紅的有21款,保額分紅的有58款。
現金分紅產品的平均分紅實現率從去年的19%,提高至79%,增長了60%。
并且最低分紅實現率都超過50%,還有7款產品的分紅實現率超過100%,最高的能達到122%,還是提高不少的。
再看保額分紅產品的分紅實現率相比去年,沒啥大變化。
其中增額紅利實現率最高233%,最低81%,平均值約為152%;
相反終了紅利要更低一些,平均值只有68%,甚至最低的只有5%。
總之,整體可以看出分紅實現率相較于去年是明顯提升的。
且變動的情況主要集中在現金分紅類的產品,對于達成率超過100%的,那這是否可以說明,監管徹底放開了限高令呢?
我查了下,上述新華現金分紅的產品,超過100%達成率的,都是在去年9月末以后,上架的新的分紅險。
這類分紅險,是按照保底2.0%,演示利率是3.5%設計的。
這樣的話看起來達成率100%很漂亮,但實際上,收益預期上限是不如2.5%預定利率的老版分紅險的。
我們可以帶入公式計算下。
預定利率2.0%的分紅險,分紅實現平均值在116%,最后得出實際收益率上限為3.2%。
2.0%+(3.5%-2.0%)*70%*116%=3.2%
余下的14款產品,則都是保底2.5%,演示利率4.5%的老產品,平均分紅實現率在60%左右。
也代入公式,計算下來,這些老產品的實際收益上限在3.34%左右。
2.5%+(4.5%-2.5%)*70%*60%=3.34% 。
所以對比下來,新華現金分紅型產品,雖然看起來有100%以上的居多,但受演示利率的影響,實際收益上限,未必如60%達成率計算的老產品。
但無論怎么對比,結合大家和新華目前公布的數據,我大致能得出以下的結論。
其一是,即便新產品達成率更高,但實際收益上限,是不如按照2.5%預定利率設計的老產品的。
因為老產品演示收益更高,結合公式計算,就是要比新產品收益上限要高一些。
這意味著,新產品應該是不受到限高令的影響的。
因為新產品即便100%達成率,按照預定利率上限來算的話,收益上限也就3.4%,而實際各家公司都會把保底收益設計比預定利率低0.2-0.3%個點左右。
這就導致,只要保司正常運作分紅險,按照2.0%預定利率設計的分紅險,就不會突破去年的限高令。
所以我也可以斷言,新產品的分紅達成率,今年會非常漂亮。如果個別公司拉胯,這個另當別論。
其二是,老產品是否突破限高令的影響,這個目前因產品數據不足,還不能妄下結論。
目前只有參照新華人壽的數據,著實是參考的數據不足。
新華人壽的保額分紅,達成率直接沒有變化,無從證明。
而現金分紅,去年他家現金分紅非常拉垮,今年現金分紅有所提升,但整體預期收益,并沒有完全突破去年監管規定的限高令。
由此無法拿來作為突破限高令的論據,只能得出,今年新華整體分紅表現,要比去年好一些。
當然了,從我個人角度來看,我還是對今年的分紅達成率更有信心一些。
畢竟去年各家保司交出了很不錯的投資表現。
說到這不得不提起去年監管實行限高的原因。
限高最核心的原因,其實還是保司過去幾年,投資收益下降。
前幾年屬于投資荒,高風險的股票,基金基本沒啥盈利;低風險的國債,存款呢,又紛紛下調利率,所以保司的投資收益很不理想。
從2019年-2023年這期間,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率一直在下滑。
其中2023年壽險行業綜合投資收益率僅3.22%,財務投資收益率2.23%,屬于是創近四年新低。
按照當時分紅險產品很多都是保底利率2.5%,演示利率4.5%,顯然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率遠低于預期假設的水平。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保司為了兌現當初的收益,讓表面分紅實現率更好看,就會打腫臉充胖子,動用其他地方的資金去補貼分紅。
但是這樣拆東墻補西墻的辦法,始終不是長久之計,越往后,利差損的風險就越大。
而監管可不會任由它們這樣發展下去,到最后給它們收拾爛攤子。所以就實行了這樣“一刀切”的辦法,限制分紅險的收益結算上限,其中大保司不得超過3.0%,中小保司不得超過3.2%。
再來看去年保司的投資收益情況。受政策影響,投資市場回暖,股市大漲,國債價格大漲,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率也迎來大幅度上漲。
其中壽險行業綜合投資收益率7.45%,財務投資收益率3.48%。
各家保司切實賺到錢,利差損在縮小,有一定實力給客戶分紅。
所以結合上面兩家保司的分紅表現,以及去年保司的投資成績來看,個人感覺今年分紅實現率肯定比去年更高。
此外分紅險作為后續保險市場頂流,監管之前限高就是為了行業的穩健發展,而長久限高肯定不利的。
當然以上只是推測,全面放開這個結論還為時過早,需要后續更多保司分紅數據來論證。
另外我們個人也要建立正確的預期。對于分紅,有一定風險性,不要以一年的分紅成績來判定,而是要看其長期回報。
畢竟沒有人買完分紅險,短期內就退保的,肯定是追求長期分紅收益。
雖然限高影響了當年的分紅水平,但是如果保險公司有實力,投資收益高,那么多余未分的分紅也會以儲備金的形式存放在特別賬戶里。
且當分紅特別儲備賬戶的規模連續2年超過該賬戶準備金的15%的,超出的部分就會作為當期可分配盈余予以釋放。
也就是,該分的分紅,遲早都會分。
另外,即便有限高,還是有些特別出色的保司,直接向監管申請,提供了足夠的材料,以證明自己的投資表現長期穩健,并且分紅特別儲備賬戶中的“未分配盈余”儲備充分,突破了監管的限高,實現高分紅。
這就體現出,我們挑對好公司的重要性了!
我們之前一直和大家說,挑分紅險,實際就是挑公司。
而判斷一家保司否具備長期高分紅的能力,主要通過公司基礎情況、運營情況、以及投資情況,過往分紅這幾個維度來判斷。
基礎情況就是保司的成立時間,注冊資金,股東背景這些,其中建議優選成立時間久,股東牛一些的,最好是有國資背景,中外合資的保司。
根據我們對分紅險的研究,這類保司在分紅險領域會更優秀一些。
畢竟分紅險是舶來品,若股東是外資的,對分紅的經驗會更豐富一些。
另外中方股東再提供強有力的資源,兩者強強聯合。
對保司有個大致的判定后,再深入了解它們具體運營情況。
包括保司的保費規模、償付能力、風險評級等等,這些數據在官網都可以查到。
其中對于償付能力和風險評級這些,監管有嚴格的標準,且要求保司每個季度就要公布一次。
如果這幾項指標都足夠優秀的,能證明是家穩健的保司。
最后投資情況和過往分紅成績,也是至關重要。
其中投資收益情況最直觀的就是保司的凈利潤以及投資收益率。
這些數據一定程度上都是越高越好,利差越大,我們的分紅也會更高。
同時投資收益率還要拉長年限去看,比如近十年這樣子。
如果一直排在行業前列,且平均投資收益率高于行業平均值,就可以認定為實力不錯的,可以信賴。
再看過往分紅實現率,是真正看清保司的分紅實力,以及分紅意愿。
過往分紅實現率可以從兩個維度判斷。
一個是過往分紅年限以及對應數量。其分紅時間長,產品多,可判斷出這家保司在分紅險領域經驗更豐富。
另一個過往分紅數據,如果能長期穩定實現較高的分紅實現率,說明這家公司分紅相對穩定一些。
綜合以上幾個維度,只有都過關的情況下,才能認為是一家值得托付的保司。
當然也要結合其產品表現來看,想要判斷出產品的實際收益如何,要結合產品的預定利率、分紅演示利率,分紅實現率綜合判斷。
如果同樣是保底2.0%,但是一個產品演示利率是4.5%,另一個產品演示利率是4.0%,如果兩款產品的最后收益相同,那么演示利率更高4.5%產品的分紅實現率肯定要更高一些,才能達成。
綜合這一系列篩選下來,屬實是個大工程。
而像平時我們給大家推薦的分紅險產品,比如中意人壽的一生中意的尊享版和中英人壽的福滿佳2.0,就是這樣層層篩選出來的各方面都很拔尖的產品。詳細可以看下這篇文章——
如果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直接掃以下二維碼,讓我們顧問老師,給你一對一講解,并定制專屬方案!
最后關于今年的分紅實現率,一旦后面有新的保司公布,我們也會第一時間測評跟進,大家可以關注一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