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瘋狂讓蛇咬、注蛇毒數百次,終于把自己變成萬能抗病毒血清?
美國的自學蛇類專家蒂姆·弗里德通過在18年中多次將毒蛇毒液注入自己的身體,意外促成了一項科學突破。他體內的特殊抗體或能為開發通用抗蛇毒血清提供線索。免疫學家雅各布·格蘭維爾博士研究了弗里德的血液,從中提取出能夠中和多種毒素的抗體,并結合varespladib藥物進行測試。這種"抗蛇毒雞尾酒"在小鼠實驗中展現出顯著療效,為未來開發廣譜抗蛇毒血清提供了現實路徑。
Science | 駱利群組發現神經環路的"降維"配對機制
在斯坦福大學與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的研究中,駱利群團隊揭示了果蠅嗅覺系統中的突觸配對問題通過"降維策略"從三維空間簡化為一維線性搜索。研究顯示,當干擾嗅覺受體神經元(ORN)軸突軌跡時,會導致突觸配對錯誤,其中樹突無法正確定位或連接錯誤對象。這證實樹突的最終定位通過軸突介導的競爭實現,并非被動填充。該研究推動了對神經網絡發育過程的理解。
復旦大學呂亮東團隊揭示禁食的新作用——增強抗生素療效
復旦大學呂亮東團隊在近期發表的研究中,揭示了禁食代謝可以增強抗生素治療敗血癥的效果。研究表明,禁食誘導的酮體乙酰乙酸增加細菌對抗生素的敏感性,從而提高治療效果。這一發現可能影響未來敗血癥治療策略,特別是通過聯合酮體和抗生素進行精準治療。
腦機接口安全新突破:解密Neuralink植入物的技術創新
Neuralink公司近日展示了其腦機接口植入物在安全性方面的最新進展,著重強調通過創新技術減少手術風險和長期使用中的排斥反應。盡管采用內置式設計的腦機接口能夠提供更高精度的信號,但仍面臨挑戰,包括手術感染風險和長期使用可能導致的炎癥或影響血腦屏障。為此,Neuralink正通過改進電極材料和設計優化來降低這些負面影響,以期實現更安全的應用。
Cell揭秘:阿爾茨海默病中的Tau蛋白如何干擾記憶形成
最近發表于《Cell》的一項研究發現,阿爾茨海默病中異常的Tau蛋白對神經元的爆發式放電能力造成損害。這些爆發是大腦中記憶形成和鞏固的重要機制。研究揭示可溶性高分子量Tau蛋白能夠在極低濃度下有效抑制這些爆發,這一過程涉及鈣通道CaV2.3的表達下降。這一發現為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提供了新的靶點,指向降低高分子量Tau或恢復神經元爆發功能的潛在策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