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復議是是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關鍵防線。自2024年1月1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實施以來,黃浦區行政復議局緊扣“便民利企”核心,深化行政復議體制改革。通過開通網上受理渠道、推行容缺受理機制、創新普法形式,行政復議工作從“被動受理”轉向“主動服務”,從“程序結案”邁向“實質解紛”。
從“現場跑”到“指尖辦”
行政復議“全程網辦”提速增效
“以前申請復議要跑現場,現在動動手指就能完成,效率太高了!”市民張先生通過“黃浦區數字法律服務平臺”提交對交警處罰的復議申請,次日便通過系統查詢到申請已被受理。
為破解群眾“申請難、跑腿多”問題,黃浦區依托“掌上復議”平臺推行“全程網辦”。申請人登錄平臺填寫信息、上傳材料即可完成申請與進度查詢。平臺通過數據共享、智能核驗將受理時間大大壓縮,實現“零跑腿、零紙質、零等待”。
在此基礎上,黃浦區創新“簡案快調”機制,將爭議化解關口前移。針對事實清楚、爭議較小的交通案件,復議機構在受理審查階段與區公安分局交警支隊聯動,通過“受理審查+案件轉交”窗口期主動釋法說理,督促行政機關復核自查。通過“面對面”溝通、“點對點”反饋,在復議程序啟動前推動爭議第一時間化解,讓行政復議成為爭議化解“快車道”。2025年第一季度案前化解率已達到30%以上。
容缺受理+“外腦”賦能
行政復議護航營商環境再升級
為暢通涉企爭議化解渠道,黃浦區行政復議局落實“容缺受理”機制。針對企業因客觀原因暫缺非核心材料的復議申請,明確可先行受理,企業及時補齊材料即可,案件審查同步啟動。涉企案件平均受理時長壓縮至1個工作日,提速80%。
針對環保處罰裁量等疑難涉企案件,黃浦區發揮行政復議委員會專業作用,提供“一案一策”支持。近期,黃浦區將包括涉企疑難案件的典型案例匯編成冊,涵蓋市場監管、環保執法等8大領域,附專家點評與執法建議,定向發放至全區執法部門。
從實地勘察到“靶向普法”
用短視頻破解交通執法“共性難題”
正午的豫園路口,黃浦區行政復議局工作人員頂著烈日駐足觀察:隧道出口處,“公交車專用道”標識距停止線僅30米,私家車需在5秒內完成變道、減速、觀察標識,車流中不時出現急剎、強行并線等險情。
會議室里,工作人員將實地勘察數據與近三個月的交通復議案件交叉分析,鎖定全區多個爭議高發點位,梳理出“后排不系安全帶”“騎車時手中持物”“未有效識別禁令標志”等5類多發違法行為。“單一辦案治標不治本,必須讓普法跑在爭議前!”黃浦區行政復議局計劃聯合交警部門、專業團隊推出系列短視頻,每部時長1至2分鐘,聚焦黃浦區典型路況與出游場景,將抽象法條轉化為具象畫面。
黃浦區行政復議局有本“明白賬”:2024年全區交通類復議案件中,超七成爭議源于駕駛員對執法標準“不知情”或“難知情”。若僅通過書面答復或聽證會釋法,受眾覆蓋面往往有限;而一部1至2分鐘短視頻,可觸達百萬級用戶。系列短視頻將成為“行走的法治公開課”,讓每一份罰單都經得起“鏡頭檢驗”。
從“指尖申請”到“容缺辦理”,從“以案釋法”到“實質化解”,黃浦區行政復議工作的每一次創新,都彰顯著法治的溫度與力量。在優化營商環境的賽道上,行政復議正以更高效、更便捷、更貼心的服務,為企業發展注入“法治動能”。
記者 / 鄒嘉
編輯 / 孫沖
圖片 / 鄒嘉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黃浦官方微信
黃/浦/進/行/時
1.
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