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策
作者 述策團隊
美國為維護自己的全球霸權,除了依托其世界各軍事基地的駐軍,還把一些“小伙伴”武裝起來作為“代理人”或“棋子”。在山姆大叔眼里,這樣的“小伙伴”至少有三個——臺灣地區、烏克蘭、以色列。美國單獨武裝支持三者中的一個沒問題,但如果需要同時武裝支持三者,以美國的現有庫存和生產能力,能做到嗎?
最近,美國知名智庫FDD(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即“保衛民主基金會”專門對此進行了評估。該智庫成立于2001年(911事件爆發當年),其背后的大金主是猶太財團,而猶太人對美國決策的影響力人所共知。FDD也毫不掩飾自己是一個“游說組織”,公開宣稱一直與白宮和國會進行合作。FDD成立后,為歷屆美國政府(包括布什、奧巴馬、特朗普和拜登政府)提供了大量的研究和宣傳支持。
2025年4月下旬,FDD出臺了一份新報告——《美國同時武裝支持臺灣地區、烏克蘭、以色列的能力評估和對策建議》。值得注意的是,在該報告的建議排序中,美國提供武裝支持的順序是臺灣地區、烏克蘭、以色列,把臺灣排在了第一位。有件事或許與此有關:2024年7月31日,FDD訪臺,表面上與同行進行交流,實際上還與臺“防務”和“外交”高官進行了會談。
2024年夏,美FDD訪臺
關于實施對外軍事援助對美國帶來的諸多“好處”,FDD這份報告毫不隱晦:
對外軍援對美國的好處
“美國對盟友和伙伴的武器銷售不僅能支持美國經濟和就業,還能幫助這些國家提升軍事能力,從而減輕美軍的安全負擔。對盟友和伙伴的武器銷售也有助于美國與其開展更有效的聯合軍事行動,形成有利的兵力平衡,增強威懾力和作戰效能。對盟友和伙伴的武器銷售還能支持美國的武器系統研發,提高國防工業基礎產能,并在五角大樓需求暫時下降時維持供應鏈的健康運轉。武器銷售還能通過規?;a降低美國政府的武器采購成本。此外,當某一外國決定購買美國武器時,這一決定也可能使美國的對手和競爭者無法獲得上述寶貴收益?!?/p>
根據這份報告的引言,FDD研究和回答了以下三個問題:
1.美國能否同時向臺灣地區、烏克蘭和以色列供應武器?還是華盛頓必須在它們之間做出選擇?
2.美國在武裝其伙伴的同時,能否也生產出美軍自己所需的武器?
3.如果要為這些備受威脅的伙伴制造所需的武器,美國國防工業基礎將面臨何種狀況?又該如何強化美國的“民主兵工廠”?
為此,該報告詳細研究了美國同時向烏克蘭和臺灣地區,或同時向烏克蘭、臺灣地區和以色列供應(或可能供應)的25種武器系統:
美國外援武器
其中,同時軍援烏克蘭和臺灣地區的武器裝備系統13種——
1.FGM-148“標槍”先進中程反坦克武器系統
2.FIM-92 “毒刺”導彈系統
3.“密集陣”近程武器系統
4.AGM-154C聯合防區外武器
5.AGM-88 高速反輻射導彈
6.M1“艾布拉姆斯”坦克
7.M142 高機動性火箭炮系統
8.陸軍戰術導彈系統
9.“魚叉”海岸防御系統和“魚叉”Block II型導彈
10.AGM-84增程防區外對地攻擊導彈
11.M109“帕拉丁”自行榴彈炮
12.“彈簧刀 300”巡飛導彈系統
13.“阿特斯600M”巡飛彈
同時軍援烏克蘭、臺灣地區和以色列的武器裝備系統12種——
1.BGM-71系列“陶”式導彈系統
2.120毫米坦克炮彈
3.F-16“戰隼”多用途戰斗機
4.AIM-9“響尾蛇”導彈
5.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導彈
6.155毫米炮彈
7.120毫米迫擊炮彈
8.聯合直接攻擊彈藥
9.GBU-39B小直徑炸彈
10.SPICE制導套件
11.F-15“鷹”式多用途戰斗機
12.“鐵穹”反導系統
該報告的結論是,這25種武器系統中,沒有一種因供應烏克蘭而導致對臺灣地區或以色列交付的實質延遲。該報告強調了一個數據——3%:“自2022年俄烏沖突以來,美國實際向烏克蘭提供的安全援助還不到五角大樓開支的3%?!毖韵轮?,武裝支持烏克蘭對美國的國力軍力來說是小case,這就為美國同時對臺灣地區和烏克蘭進行軍事援助提供了很大余地和空間。
該報告認為,在這25種武器系統中,美國相應的國防工業基礎有7個被評為“強勁”,14個“需要關注”,4個“薄弱”,這4種是:1.“魚叉”海岸防御系統和“魚叉”Block II型導彈;2.AGM-84 增程型防區外對地攻擊導彈;3.AIM-120先進中程空對空導彈;4.155毫米炮彈。
該報告指出,美國對臺灣地區、烏克蘭和以色列提供武器裝備系統并非“一碗水端平”,而是有所區別對待:“臺北和耶路撒冷從華盛頓采購的大多數武器是簽訂的新生產合同,并非購買美軍庫存中現有的舊系統。相比之下,許多提供給烏克蘭的系統和彈藥則是美軍庫存中的現有系統”。以先進中程空對空導彈為例,臺灣地區和以色列訂購了尚未完全投入使用的新型號,而基輔收到的則是舊版本?!笆霾摺眻F隊研判認為,美國之所以這樣做,其考慮如下:(1)讓烏克蘭消化美軍的舊庫存,不至于放過期了成為破銅爛鐵;(2)防止美國軍援烏克蘭的先進武器裝備系統落入俄羅斯之手。如果從庫存中提取舊裝備搭配部分新式武器能保證烏軍抗衡俄軍,又何必向烏軍供應全新的武器裝備系統?
美國武裝臺灣地區,目的是補充提高臺軍的武器庫水平,以對抗大陸軍力的迅速增長。盡管美國已經這么做了幾十年,但臺軍現有的武器裝備系統仍存在缺陷。FDD這份報告援引美方于2024年底的一次兵棋推演(模擬解放軍收復臺灣)的結論,發現臺灣地區嚴重短缺固體火箭發動機、處理器組件、鑄件、滾珠軸承和鍛件。而且,美國對臺灣地區購買的武器裝備系統經常出現雙方意向達成后合同簽訂周期長,合同簽訂后交付延遲的情況。
這是怎么回事呢?
究其原因,一方面,美國對外軍售有一個“習慣”——等到多個國家針對同一種武器系統“下單”后再批準合同,一起“打包”處理。美方現有流程往往優先考慮降低單位成本,而非快速交付。另一方面,同一種武器系統往往有多個購買方,這就需要按照先來后到的順序“排隊”,排在后面的“客戶”即使要得急,美國也很少專門為其提供“優先”服務,讓其“插隊”到隊列前面。
該報告一再強調美國向烏克蘭提供武器裝備系統不會影響軍援臺灣地區和以色列,企圖以此說服美國國會和政府,有錢出大錢有力盡全力,同時對以上三個小伙伴提供足夠的武器裝備系統。不過,當臺灣地區、烏克蘭和以色列都需要從美國購買同一種武器裝備系統時,以美國的現有庫存和生產能力,要同時滿足就有些力不從心了。最典型的案例是“海馬斯”火箭炮,由于美國需要滿足烏克蘭在俄烏戰場上的急需,已經造成對臺交付延遲。
FDD警告,“美國的決策者和五角大樓的規劃者假定美國一次只會面臨一場大規模作戰行動的想法正變得越來越危險”。為此,該報告提出了多達19個建議,其中一個建議是:鑒于需要從美國購買武器的伙伴很多,需要優先保證供應臺灣地區、烏克蘭和以色列;如果在武器交付清單排序中,有其他伙伴排在上述三個買家之前,國防部長和國務卿必須在向國會的報告中陳述足夠的理由。
FDD對美國決策有一定的影響,其新出臺的報告《美國同時武裝支持臺灣地區、烏克蘭、以色列的能力評估和對策建議》值得關注和警惕。該報告原文92頁約2萬余字, 由“述策”團隊一名擁有數十年翻譯經驗的專家進行了人工精譯,中譯本104頁4萬余字,目錄如下:
目錄1
目錄2
對FDD的報告《美國同時武裝支持臺灣地區、烏克蘭、以色列的能力評估和對策建議》中譯本感興趣的單位,可聯系本文底部“述策”團隊工作人二維碼,進一步研討和交流。
“述策”團隊創始人簡介
許述,軍事學博士,出版《這才是美軍》《兵道》《這也是美軍:美軍的50個弱點》;從軍約20年,曾在戰區級機關工作;退役后立“述策”團隊,專門研究美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