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中醫魚目混珠,一些根本沒入門的人經過商業包裝、看起來就比真有水平的中醫還像中醫。對于患者來說,除了錢款被騙,還可能貽誤病情。
盡管讓一個外行判斷內行的專業水平,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但花椒還是愿意談些心得,希望對大家有助。
1、名聲
判斷中醫的水平,名聲不一定可靠。特別是現在的社會,媒體發達,只要出錢、就能制造出一個“網紅中醫”。口碑良好的中醫,往往整天忙于看病、無暇進行宣傳;對那些下大本錢、做廣告宣傳的中醫,要額外多一份警惕。
2、年齡
好的中醫需要悟性,和年齡關系不大。19代中醫世家的傳人王綿之老先生說過,一個人三個月內沒學會號脈,就一輩子也學不會號脈。年齡并不是一個中醫的關鍵優勢,從業10年以上、大部分的病都基本見過了,中醫水平也就大致定型了,年齡再增長、水平也提高不到哪里去。
切脈
抓藥
3、患者
判斷一個中醫的水平是否值得信任,可以觀察他身邊的人是否請他看病。與此類似的事例是:花椒曾經是一個早餐攤點的忠實顧客。忠實的原因就是攤主的孩子每天早晨都是在攤點上吃早飯、然后上學,所以就覺得放心。
4、感冒
懂中醫的,知道感冒有很多原因,如:風寒感冒、風熱感冒、氣虛感冒、陰虛感冒等等,還有一種因為濕氣導致的感冒。西醫沒這么細致的區分,所以很多時候、吃西藥治感冒的療效都不理想。而中醫可對癥下藥,效果更好。好中醫不會建議你感冒后吃西藥,更不會讓你去掛吊瓶。
5、診脈
切脈,是中醫診斷的重要手段。如果一個中醫給你看病不號脈,或只摸你一只手的脈,也不看你的舌頭,那你就要謹防受騙了。
6、藥效
江湖傳說,中醫是慢郎中。但是如果服了三四副藥還沒有反應,好的壞的都沒有,就說明沒有對證。對癥的話,不會這么久沒有反應。當然,這并不一定說明醫生水平差。需要你如實向醫生反映情況,以便調整方向。如果藥調了2-3次、還是沒有任何反應,那就應該考慮換醫生。
碾藥
煎藥
7、醫理
現在,很多人熱衷于國學,這是必要的。中醫其實也是國學的一個組成,一些基本的中醫理論最好能夠了解一些,這樣有利于識別一些很初級的“中醫騙子”。
8、堅持
中醫對人體和疾病的認識是連貫的,尤其是一些慢性病,需要根據病人體質、制定一套治療方案。這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有一個過程,所以,耐心有時候是很必要的。
實話實說,如果有緣認識一位真正的中醫,那絕對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和他經常交流一下,會讓你對身體更加了解,讓你更健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