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游記】9.探秘沙縣小吃文化城:盛名之下的冷寂與隱憂
4月21日,我有幸參與南航首航三明沙縣、某之旅首團的“醉氧三明 舌尖沙縣”之旅,與隨團記者一同踏上這段充滿期待的美食文化探索之旅。
這次出行堪稱參團以來最從容的一次體驗。下午16:50,飛機從白云機場準時起飛,僅用了短短1小時10分鐘,便在18:00提前20多分鐘穩穩降落在福建沙縣。落地后,大家紛紛拿起橫幅合影留念,我則默默站在角落,低調地記錄著這一時刻。
然而,等待旅行社大巴車的過程卻格外漫長。足足等了半小時,才得知原來是堵車所致。大巴車終于抵達,載著我們駛向沙縣小吃城。饑腸轆轆的眾人在李記沙縣小吃開啟了美食之旅,拌面、燒餅、扁肉(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餛飩)等沙縣特色菜一一上桌,瞬間勾起了大家的味蕾??斐酝炅?,才想起拍兩張照片。
飯后,我漫步在小吃城中,卻意外發現牌坊上寫著“沙村”,而非“沙縣小吃文化城”。這小小的細節,不禁讓人好奇,加上“文化”二字的沙縣小吃城,究竟如何將吃變成一種雅致的文化體驗呢?
原來,這座小吃城以沙縣傳統的明清建筑風格為基調,古樸典雅的設計盡顯文化藝術品位。它巧妙地融入淘金山的人文、歷史與自然景觀之中,生動展現了沙縣1600多年的閩中悠久歷史,以及“中國小吃之鄉”“中國小吃文化名城”的獨特飲食文化古城風貌。
追溯沙縣小吃的歷史,中原飲食文化隨著中原人民的多次南遷傳入沙縣,使其成為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匯集地,這也是沙縣小吃聞名全國的重要原因。不少沙縣小吃至今仍保留著古老的傳統意識文化特點,甚至有的制作方法還保留著原始風貌,堪稱古代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活化石”。
從唐宋時期傳入閩中沙縣,到如今8萬多家門店遍布全球60多個國家,沙縣小吃走過了一段波瀾壯闊的千年歷程。沙縣物產豐饒,水稻、麥子、豆類三大物產,催生出米制品、面食和豆制品,幾乎占據了沙縣小吃的半壁江山。這里的小吃既蘊含著古中原漢唐文化遺韻,又深受古代福建原居民(古閩越族、畬族)飲食習俗的影響,形成了獨特的風味。
說起沙縣小吃,可謂家喻戶曉,連鎖店遍布中國乃至世界。就連我家附近,都有兩家沙縣小吃店??烧f來奇怪,我竟然從未品嘗過,是不是有些難以置信?
沙縣小吃文化城面積不小,氣派非凡。陳秋嫂、沙縣特產、小吃城串串香、鄭湖杜坑板鴨、六板凳沙縣熱食鋪等招牌琳瑯滿目,甚至還有臺灣美食。不過,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各式各樣的板鴨,或懸掛售賣,或攤放桌上,或烹煮鍋中,形式多樣,但萬變不離其宗,賣的就是板鴨。據說,沙縣板鴨采用本地木炭烤制,純手工制作,蒸過之后外皮酥脆、油光四溢,香氣撲鼻??上?,那獨特的熏味卻不太合我的口味,只能望而卻步。
但令人疑惑的是,如此規模的小吃城,人流量卻少得可憐,顯得十分蕭條。我起初以為只是晚上人少,可4月23日下午,導游再次帶我們來到這里,依舊是門可羅雀。這不禁讓人深思,無論晝夜,這座小吃城都缺乏人氣,或許只有在舉辦大型活動時,才能熱鬧起來吧。
細細想來,在沙縣,隨處可見沙縣小吃,實在沒必要專程來這個小吃城。這里的物價可能比外面更高,除非是抱著好奇的心態來散步、觀光,否則真不建議為了吃特意前往。如今,不少地方都熱衷于打造產業集群,建起各種“城”。就像沙縣,因小吃聞名便建了小吃城,將有名的小吃店鋪集中起來。然而,在建設時似乎并未充分考慮其吸引力和消化能力,若產能遠超需求,豈不是對資源的極大浪費?這或許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但也值得思考。
曾經紅遍大江南北的沙縣小吃,如今作為知名連鎖品牌,正面臨著諸多挑戰(就連我家附近的沙縣小吃店,原來人氣很旺,現在去的人也越來越少),其核心弊端不容忽視:
價格與性價比失衡:昔日以“一元進店,兩元吃飽”聞名的沙縣小吃,如今價格普遍上漲,普通拌面5 - 15元、扁肉8元,分量卻縮水,食材新鮮度也大不如前?!凹觾r不加量”的現象屢見不鮮,消費者直呼性價比降低,紛紛投向其他品牌的懷抱。
品質與標準化缺失:多地門店被投訴食材不新鮮、制作粗糙,后廚衛生問題頻發,難以達到現代食品安全標準。由于缺乏中央廚房和統一操作流程,不同門店的菜品口味、分量差異巨大,“同城不同味”的情況時有發生。
經營管理松散:多數門店為夫妻店或家庭作坊式經營,管理松散,服務標準不一,衛生隱患突出。外賣服務也存在明顯短板,菜品包裝易灑、配送不及時,堂食與外賣競爭力雙雙削弱。
市場競爭與需求變化的沖擊:隨著重慶火鍋、蘭州拉面等特色餐飲的崛起,沙縣小吃的市場份額被不斷分流。加之消費升級,現代消費者越發注重用餐環境和服務體驗,傳統的低價模式已難以滿足市場需求。
其他問題:部分門店環境衛生堪憂,油漬污漬隨處可見,廚房設施陳舊。品牌形象也逐漸老化,缺乏創新和年輕化元素,對年輕群體的吸引力越來越弱。
如今,沙縣小吃店遍布全國,卻缺乏統一管理,不少商家打著沙縣小吃的名號招搖過市。十家店里,至少有八家是冒牌貨,賣的并非正宗沙縣特色小吃,而是五花八門的雜食,價格還偏高。有些老板甚至連沙縣在哪都不清楚,僅憑一個招牌就想蒙混過關。再加上衛生條件一般、食材減量、口味變差,與最初的品質相去甚遠,這些或許就是沙縣小吃走向沒落的根源。
要想重塑市場競爭力,沙縣小吃需從標準化管理入手,提升菜品質量,優化外賣服務,并創新營銷策略。
最后,分享一個鑒別正宗福建沙縣小吃店的小妙招:進店后,不妨跟老板說:“老板,來一碗扁肉?!币抢习逡荒樏H唬沁@家店大概率不是福建人開的。
當晚,我入住了一家三星級酒店,可實際體驗卻如同招待所,房間里異味濃重,給這次旅行留下了些許遺憾。
(2132 圖34 2025/4/2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