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才知道成都有座潤祥樓,今天就急著跑起去……
昨天想在俄羅斯的紅埸上下個什么蛋的想法終于沒有成功,所以今天我才有心情和時間去把它畫下來,進入我那本一千多頁的速寫集《環球寫真》。
因此,一些特殊的事情,不成功還是很值得去感謝的……
潤祥樓,一看塊頭就嚇了我一跳!
我原以為是個什么文化圣地?!一到大門別人就告許我,是成都市蘇坡鄉的一個清源社區黨群的服務中心……
就這里,一位估計在當地也很著名的書法家寫有大大的“思源堂”三個字。
這個內容很直白,一座變裝大樓,里面賣鈑,外面賣茶。
而且生意都搞不贏。
我在樓下座在茶椅上想,花了那么多錢,又花那么大的功夫搞成的那么大排面的一幢樓,不安排幾個袖仙或文人論資排輩座進去豈不太為可惜……而且,還會受到“沒文化”的非議。
其實,你想多了,誰說它沒文化是說此話人的錯!門口三個大字你認不得么?!
飲水都還要思源嘞!
對于比例占得太大的普通人來說,穿吃二字就太為重要,樓里有鈑?!樓外有茶?這“吃”不就解決了么?!吃就是個源,你不想今天吃什么明天吃什么行么?吃虧不是福,吃才是福!
就我自己來說,不是在當下的活人群中就有那么一枚“吃死算毬”的珠沙印章么?
唸小學時,我不敢問老師就偷偷地問自己,那么大一個成都府,為什么人才都往縣里跑呢?!
朱德,鄧小平,陳毅,羅端卿……等等偉人都是出在四川的縣里?!當年,我們四川省青年攝影家協會就由副主席楊麾主理搞過一埸轟轟烈烈的“三總故鄉行”,這個話動名稱還是我和楊麾領著幾十塊錢的出差費跑到北京去找到中國攝影家協會駐會副主席,《中國攝影報》社社長,當時被圈內尊稱為“西太后”的陳淑芬取的呢!
完成任務后,座火車回來,路上多吃西瓜,楊麾戲言說,這東西好,既解渴又能填飽肚……
成都老打文化牌,號稱文化之都?!坦率地說,幫助成都人掌起面子的都是外地人,杜甫草堂是成都享譽世界的文化名片,但這個名片的主人就是一個外省人!在地球上都已經享有很大知名度的漢召烈廟和武候詞,來成都當上皇帝的劉備和丞相諸葛亮好象都不是成都人?就連有一點名氣的狀元楊升庵,據考證,他的戶口現在就放在新都寶光寺的大門口,人還座在那里在……
有一個傳說,座飛機來成都天上就能聽見搓麻將的聲音的熱鬧?打點小麻將,吃點麻棘燙?這就是成都人的慢生活!
看來,吃死算毬還真有點先知之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