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學經典共讀書目
??點擊閱讀??
?? 文穴創始人新譯作已上架浙人小店 ??
特別提示
文穴首檔文化資訊類播客已上線
喜馬拉雅、小宇宙、蘋果Podcast
APP內搜索 【文穴觀察】
每個工作日早晨,一覽全球文化資訊!
韓紅出版首部詩歌散文集
知名歌手韓紅出版了首部詩歌散文集 ——《我與蒙面詩人》,該書由博集天卷聯合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博集天卷官方發帖稱:這是“韓紅老師首部圖書作品!從未講述的故事,包含深情的熱烈表達”。
據簡介顯示,這本散文詩集記錄了韓紅數十年來靈感之思以及頗具個人特色的獨特而真實的心路,這一篇篇或長或短的散文及詩,均是作者飽含深情的熱烈表達。從散文到詩歌,從九歲時一個人踏上了人生中的第一趟列車,從成都開往北京的路上,三天三夜的旅程中的心慌與顛簸;深情講述二十七年無悔的軍魂;懷念心愛的寵物;毅然出實體專輯到日常的浪漫與溫暖、人生的孤獨與遺憾、夢想的曠野與坦途、信仰的熾愛與堅定、愛情的神秘與離奇、青春的晚風與星河。貫穿始終的,是作者真實地思考與寫作,真實地傾訴與表達。
音樂與文學本就相同,都是藝術表達。歌手出版小說、散文和詩歌并深度參與文學活動的情況也屢見不鮮,前有鮑勃·迪倫拿下諾貝爾文學獎,后有杜阿·利帕被譽為最佳文學訪談主持人。雖然韓紅的這部作品有許知遠、雙雪濤等摯友推薦,但目前還沒有在網絡上獲得更多讀者的關注。
那么你讀過這本作品嗎?歡迎在評論區和我們聊聊你的看法。
英國設立聚焦譯者的文學節
近日,英國誕生了一個新的文學節日,“譯者,布里斯托”(Translated By, Bristol),這是一場全新推出的文學翻譯慶典,聚焦譯者與翻譯文學,將于2025年5月12日至25日在英國布里斯托舉行。該節日由作家/譯者波莉·巴頓(Poly Barton)與當地兩家獨立書店——格洛斯特路書店(Gloucester Road Books)和匠人故事書店(Storysmith)——聯合創辦。
文學節將著力展現文學翻譯的藝術與實踐,讓譯者從幕后走向臺前。重點活動包括與國際布克獎獨家合作的特別環節:2025年短名單入圍作品的譯者將與獎項總監菲亞梅塔·羅科(Fiammetta Rocco)展開對話。
在“波特宇宙的跨國之旅”(Translating the Porterverse)活動中,備受喜愛且屢獲殊榮的暢銷書作家馬克斯·波特(Max Porter)將與其長期合作的兩位譯者查爾斯·里科斯(Charles Recourse)和薩斯基亞·范德林根(Saskia van der Lingen)共同探討其作品體系。
作為布里斯托爾首個以譯者為焦點的文學盛會,該文學節旨在致敬全球譯者的重要貢獻。
那么你會去參加這場活動嗎?歡迎在評論區和我們分享你的活動參與體驗。
獨立書店閱讀節杭州站上周開展
上周,2025獨立書店閱讀節·杭州站在杭州BAC藝術社區開展。從上周五5月9日至5月11日,108家展商、四大核心策劃單元、10組書展活動、13場漫游沙龍陸續展開,引來了不少讀者的關注。值得一提的是,這次主辦方還特別開放了「友寵隨行」票,主打寵物友好,并提供了「絨化街區|寵物友好物料包」。
據悉,獨立書店閱讀節也是一個相對年輕的文學節日品牌,官方顯示,它是一個線下和云端的獨立書店聯合體,第三屆筑事獎「年度事件獎」獲得者。其不僅在中國多個城市連續舉辦了不同類型的“書店節”活動,同時以書店和閱讀為出發點,策劃了多起線上線下互動文化事件,為書和書店在當下創造更多的可能性樣本。亦通過不斷的行動,向所有的獨立書店人致敬。
那么你逛過獨立書店節的活動和書展嗎?歡迎在評論區和我們分享你的逛展體驗。
【文穴觀察】
文穴觀察:我們如何回溯拉丁美洲的文學爆炸
隨著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作為最后一位曾尚存人間的拉美文學爆炸的四大主將之一——逝世,拉美文學爆炸也逐漸成為真正的歷史。那么今天的文穴觀察,我們就來聊聊這一段文學歷史并談談我們該如何回溯它,紀念它。
隨著一些媒體平臺和自媒體的發展與宣傳,大多數讀者或許對于拉美文學爆炸都不陌生,拉丁美洲文學爆炸(西語為
Boom latinoamericano) 本質上是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初拉丁美洲文學的一次革命性浪潮,其作品以實驗性敘事手法、深刻的政治批判和獨特的魔幻現實主義風格風靡全球,重塑了世界文學的版圖。其標志性事件包括1962年巴爾加斯·略薩的《城市與狗》和1967年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出版。
盡管“Boom”(爆炸)一詞最初帶有貶義(暗示短暫繁榮),但最終被接受為描述這一時期拉美小說空前繁榮的術語。不過,這里也不得不提1959年的古巴革命,這場革命帶來的意識形態沖擊、對拉美專權統治的反抗需求以及歐美現代主義文學的影響,共同促使作家們通過文學表達對現實的批判與反思。
接下來我們在再來簡要闡述拉美文學爆炸時期的西語文學作品特點,其第一個特點便是實驗性的敘事:打破線性時間(像《跳房子》中的章節可跳讀);多重敘述視角(略薩的“結構現實主義”)和元小說概念(比如博爾赫斯的虛構敘事)。
其次便是魔幻現實主義,關于這部分大家并不陌生,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即是典型,其將現實與奇幻結合,以“馬孔多”象征拉美的集體命運,成為這一流派的巔峰之作,不過馬爾克斯自己則認為他寫的并非魔幻的事物而是拉美人們的生活現實,這也使得魔幻現實主義變得富有地域和民族特色。
此外,政治化傾向也是其典型特征,那個時期拉美作家的作品經常影射現實和社會中的不公,比如富恩特斯的《阿爾特米奧·克魯斯之死》就與拉美動蕩的政局緊密關聯。而事實上,無論是馬爾克斯、略薩還是富恩特斯,他們都深度參與拉美政治,并經常就政治事件發聲。
當然從更宏觀的維度出發,我們也可以看到二戰時期歐洲作家流亡拉美以及拉美作者旅居歐洲時帶來的文學交流促成了這一運動以及對應時期作家作品的誕生,歐洲(尤其是西班牙)出版社將這些作家的作品出版并進一步翻譯推廣,也促使拉美作品進入歐洲市場,而后一些作家的明星化效應,特別是馬爾克斯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消息進一步鞏固了拉美文學及其主將在世界文壇的地位,甚至它與拉丁美洲的文化、政治覺醒深度綁定,在為世界文學提供了獨特的拉美視角的同時,也展現了拉美人民的思想和生活表達。
那么對于文學運動。最好的回望方式就是閱讀相關的作品,無論是豆瓣還是Goodreads都推出了對應的書單和活動,其中豆瓣的“把火焰放入大海“回溯拉美文學爆炸專題相對做得完整,還附帶主辦了一系列有譯者、學者參與的直播分享活動,也讓大家 有更多的機會去進一步了解這個曾經讓人心潮澎湃,而如今已然載入文學史冊的文學運動和人物,并讓我們更好地理解當下的拉美、世界乃至人類自己。
那么關于拉美文學爆炸的書你又讀了多少呢?歡迎在評論區和我們分享你的閱讀體驗。
采編:阿洛
審校:文穴編輯部
來源:豆瓣等
文章內容僅供個人閱讀、交流
不代表平臺立場
??本期共讀??
NE46
《奧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