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表示,進入4月下旬多地出臺新一輪擴內需促消費政策,疊加上海國際車展開幕,眾多新車集中發布并陸續上市提升了市場關注度,帶動客流量提升及訂單轉化率環比增長。
根據乘聯分會統計的數據,4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175.5萬輛,同比增長14.5%,環比下降9.4%;今年前4個月累計零售687.2萬輛,同比增長7.9%。
“今年4月國內乘用車零售同比增速是近10年正常年份同期的最高增速,扭轉了此前零售增速偏低的特征,進一步削弱汽車市場的季度周期波動特征。”乘聯分會表示,今年國家以舊換新政策啟動早,補貼政策“一步到位”,年初市場增長較好,車市價格競爭較為溫和,行業內卷狀態因市場增長而改善。
車型降價潮降溫
乘聯分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僅有14款車型降價,較去年4月的41款和2023年4月份的19款數量大幅下降,體現了降價潮明顯降溫的特征。
“在國家促消費政策推動下,很多省市出臺并逐步落實了相應的促消費政策,疊加主機廠廠補加碼、金融支持、車展等線下活動的全面啟動,4月車市走勢良好。隨著春節前的燃油車消費潮轉為節后的新能源消費潮,新能源滲透率持續提升,新能源車成為春季乘用車市場恢復的主要驅動力。”乘聯分會指出。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張冰 制圖
今年4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零售90.5萬輛,同比增長33.9%,環比下降8.7%;1-4月累計零售332.4萬輛,同比增長35.7%。4月新能源車在國內總體乘用車的零售滲透率為51.5%,較去年同期提升7個百分點;今年連續第二個月滲透率過半。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張冰 制圖
全國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申請量突破1000萬份
今年以來國內乘用車市場呈現出整體向好的發展態勢,實現前4個月同比增長7.9%的超預期“開門紅”,報廢更新、以舊換新疊加新能源免征購置稅等政策促進新能源乘用車強勢增長。
商務部數據顯示,截至5月11日,2025年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申請量達322.5萬份,其中汽車報廢更新103.5萬份,置換更新219萬份。 自2024年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實施以來,累計補貼申請量已突破1000萬份。
展望5月,乘聯分會認為,車展線下活動持續活躍市場氣氛并將加速拉升人氣,預計5月車市增長相對平穩。
此外,對于美國加關稅對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影響,乘聯分會表示,中國汽車出口美國占比微乎其微,尤其是自主品牌完全沒有在美國銷售,因此中國生產的自主品牌汽車不會受到美國加關稅的影響。目前我國在俄羅斯市場的自主銷量份額仍保持在55%的高位,出口減量壓力不會太大。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冰
編輯 岳彩周
校對 柳寶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