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淘沙始見金”,在房地產行業深度調整之際,風險和機遇并存,逆流而上的房企仍然能夠穿越周期,為股東實現回報。
在年報季尾聲之時,新京報貝殼財經以2024年房企銷售額排行榜50強(參照中指研究院公布名單)為基礎,選取其中的上市房企,推出《2024年上市房企歸母凈利潤排行榜》。以此觀察50強房企中誰是“利潤王”?誰能在逆境中保持盈利穩增?誰能跨越周期帶給股東持續性回報?
華潤趕超中海成為新晉“利潤王”
根據新京報貝殼財經統計,2024年,歸母凈利潤排名前10位的房企分別是華潤置地、中國海外發展(簡稱“中?!保?、龍湖集團、保利發展、招商蛇口、建發房產、濱江集團、綠城中國、中國金茂和越秀地產,其中超過百億元的僅有3家房企,分別是華潤、中海和龍湖。
從2024年房企歸母凈利潤排位來看,最大的變化是中海丟了“利潤王”的名號;華潤置地迎頭而上,以255.8億元的歸母凈利潤成為新晉的“利潤王”,這也得益于華潤置地擁有經營性不動產業務、輕資產管理業務等高利潤率板塊帶來的利潤支撐。而銷售額排行榜第一名的保利發展,在歸母凈利潤排行中跌出前三,位居第四名,其歸母凈利潤總額僅為第一名華潤置地的1/5。
值得一提的是,在民營房企生存面臨挑戰的局面下,龍湖集團以104.01億元的歸母凈利潤摘得第三名,成為民營房企中最能盈利的房企。
在入選房企中,僅有3家上市房企的歸母凈利潤同比實現了正增長,分別為濱江集團、中國金茂、新城控股。
去年首度闖入房企銷售榜前十的濱江集團在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約691.51億元,同比減少1.8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25.46億元,同比增加0.66%。
而中國金茂扭虧為盈的主要原因為“三費”下降、計提資產減值撥備減少。2024年,中國金茂實現公司所有者應占溢利10.65億元,而去年同期虧損68.97億元。此外,得益于“地產+商業”雙輪驅動的模式,新城控股歸母凈利潤為7.52億元,同比增長2.07%。
萬科、金地、美的置業等由盈轉虧
2024年,最出乎意料的是萬科的巨額虧損,在50強上市房企盈利排行中墊底。年報數據顯示,萬科去年實現營業收入3431.76億元,同比下降26.32%;歸屬母公司凈利潤-494.78億元,由上年的盈利轉為大幅虧損,這也是萬科自1991年上市以來的首次年度虧損。
萬科也對外表示,2024年凈利潤出現虧損,主要是對部分項目計提存貨跌價準備,部分其他應收賬款需要計提減值,非主業財務投資基于成本法核算出現一定虧損以及部分大宗資產交易和股權交易價格低于賬面值。
同時,2024年由盈轉虧的房企還有北京城建、美的置業、金地集團等。
其中,曾經的“招保萬金”之一的金地集團也出現了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對于歸母凈利潤虧損,金地集團方面表示,受到銷售規模的縮減、開發業務結轉規模的減少、結算毛利率的下滑,以及部分資產計提減值等因素的綜合影響。尤其重要的影響是,2024年金地集團對部分資產計提的減值損失高達66.92億元,成為導致利潤虧損的關鍵因素。
此外,出險房企融創中國、碧桂園、遠洋集團、世茂集團在2024年仍然出現巨額虧損,其中,融創中國、世茂集團虧損擴大,而碧桂園、遠洋集團、旭輝控股等虧損收窄。
在業內人士看來,在房地產行業整體面臨調整之際,一方面,房企經營面的改善依賴于行業整體市場情況的改善,另一方面也需要企業反躬自省,在負債、規模、利潤方面取得平衡,才能夠行穩致遠。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徐倩
編輯 楊娟娟 制圖 師春雷
校對 穆祥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