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度得如九齡否
——張九齡和他的時代”
開幕
還有
3 天
韶關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主辦,韶關市博物館、深圳望野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廣州魯迅紀念館)、廣州博物館承辦的“風度得如九齡否——張九齡和他的時代”展將在韶關市博物館第二展廳開展。展覽時間:2025年5月15日—2026年5月30日。
張九齡與張說
張說(667—730),字道濟,一字說之,是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與張九齡關系極為密切。張說不僅是張九齡的恩師,也是他的提攜者,對張九齡的政治和文學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張九齡在張說的提攜下,逐步進入政治核心,兩人在文學上也相互影響,共同推動了盛唐文學的發展。
長安三年(703年),宰相張說因直言得罪了武則天的寵臣張昌宗,被流放到嶺南,過韶州,得閱張九齡文章,夸獎他的文章“有如輕縑素練”,能“濟時適用”,一見而厚遇之。
張九齡為張說撰寫墓志銘及祭文《祭張燕公文》,文中高度評價張說的政治功績與文學成就,并深切感念其知遇提攜之恩。這兩篇文獻不僅展現了張說的一生貢獻,也體現了張九齡對這位師友的敬仰與緬懷,成為唐代文壇知遇之交的典范。
《張說墓志》,全稱《唐故尚書左丞相燕國公贈太師張公墓志銘并序》,張九齡撰、梁升卿書、衛靈鶴刻。1999年秋出土于河南洛陽伊川縣呂店鄉萬安山南麓袁莊村。(深圳望野博物館藏拓本)
在《張說墓志》中,張九齡自稱族孫。《舊唐書·張九齡傳》中載:“開元十年,三遷司勛員外郎。時張說為中書令,與九齡同姓,敘為昭穆,尤親重之,常謂人曰:‘后來詞人稱首也。’九齡既欣知己,亦依附焉。十一年,拜中書舍人。” 另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可知張說是張華十三代孫,而張九齡為張華十五代孫。張說高出張九齡兩輩,而且二人皆宗于張華,故有張九齡自稱侄孫一說。此后“張說知集賢院事,常薦九齡堪為學士,以備顧問。說卒后,上思其言,召拜九齡為秘書少監、集賢院學士,副知院事。再遷中書侍郎”。
“征文”與投稿?
我們希望聚合有生命力的與藝術、收藏、歷史研究相關的原創思想觀點、有獨特視角的學術見解,所以特別開放原創內容投稿通道。尤歡迎觀點新穎、論證縝密、文字精煉、引注完整的研究佳作,務求恪守學術道德,謝絕一稿多發。歡迎朋友們踴躍投稿。
投稿郵箱wymuseum@163.com
博物館開放時間
深圳:升級改造,暫不開放
松山湖:周二至周日09:00-19:30,周一閉館
地址
深圳市龍華區龍華大道1377號龍華文化藝術中心三樓
東莞市松山湖禮智路1號松山湖望野博物館
電話
深圳:0755-81781731
松山湖:0769-2222297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