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長朋友:
您好!
為了保護學生視力,讓學生在學校專心學習,防止沉迷網絡和游戲。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廳函[2021]3號)等文件要求,請家長朋友和學校一道,共同加強學生手機管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一、學生攜帶手機(含電話手表、平板等智能電子設備)進校園的危害
01
損害身心健康
手機輻射會對青少年腦部神經造成損害,引起頭痛、記憶力減退和睡眠失調,而頻繁玩手機也會使孩子視力下降,同時,長時間做“低頭族”也容易引發頸椎病。網上不良網頁、行騙短信、涉黃涉賭等信息,讓心智尚未成熟且無社會經驗的學生,很容易上當受騙,或是陷入不良信息泥潭無法自拔,影響學生健康成長。一些學生在上學、回家路上邊走路邊低頭玩手機(含電話手表、平板等智能電子設備),不注意道路、行人及車輛,極易對自身及他人造成安全事故;因手機(含電話手表)丟失而造成學生之間猜疑、影響同學之間關系等事件也會發生。
02
影響教學秩序
調查發現,學生一旦將手機(含電話手表)帶入學校,就會想方設法偷偷玩手機,嚴重影響聽課質量。有的學生甚至利用手機在網上直接搜索習題答案、作文范文等,喪失了學習與思考的主動性,養成了依賴思想。
03
影響人際交往
手機(含電話手表)的過度使用加速了學生社會化,有些學生利用手機隨意結交朋友聯系社會不良青年,埋下嚴重安全隱患,增加教育管理難度。有些同學比較依賴網絡社交,時間長了形成習慣,導致在真實生活中的社交變得越來越膽怯,懼怕與現實中的人交流,只會沉浸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從而影響社交能力,此外還容易引起親子沖突。
04
助長不良風氣
手機(含電話手表)檔次高低助長學生間的攀比之風,影響校園風氣。沒有手機(含電話手表)的學生更是找出若干理由,要求家長為之配備手機(含電話手表),有的學生為了支付數額不低的手機通訊費用,將偷竊的手伸向身邊的同學或者到處借貸等,給有些家庭增添經濟負擔。
二、手機(含電話手表、平板等智能電子設備)管理措施
各位家長朋友們,以下是我校對學生帶手機(含電話手表)進入校園的相關管理措施,請您仔細閱讀:
1.學校原則上禁止學生攜帶手機(含電話手表、平板等智能電子設備)進入校園。堅決禁止手機(含電話手表)等電子產品進入課堂。一經發現在校園內帶手機(含電話手表)等電子產品的,發現者告知其班主任,班主任將該生的電子設備暫時沒收保管,聯系家長到校溝通方可發還。
2.學生如確有將電話手表(非智能手機)帶入校園需求的,須經學生家長同意、書面提出申請,學校同意后方可帶電話手表(非智能手機)進入校園。進校后應將電話手表(非智能手機)交由本班班主任保管,禁止將電話手表(非智能手機)帶入課堂。
3.如果學生有重要或緊急事情必須打電話給家長,可向班主任、科任老師臨時借用手機。若家長需聯系學生可以直接聯系班主任或者科任老師電話。
三、家校協作,凝聚合力
家長朋友們,隨著科技發展,手機、電話手表等電子設備在便利生活的同時,也帶來了過度使用、沉迷網絡等問題。為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使用習慣,促進身心全面發展,我們誠摯向您發出以下倡議:
1.明確責任,智慧監管
節假日是孩子放松身心的重要時段,建議家長主動承擔監護責任,關注孩子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長、內容與場合。若發現沉迷游戲、瀏覽不良信息等行為,請及時引導,幫助孩子理解“工具當為成長服務”的理念。
2.共商公約,培養自律
邀請孩子共同制定《家庭電子設備使用公約》,明確使用場景(如完成作業后)、時長(建議單次不超過20分鐘)及禁區(如睡前1小時禁用)。通過平等協商,讓孩子從“被動服從”轉為“主動管理”。
3.以身作則,營造氛圍
家長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樣。建議家庭設立“無電子設備時段”(如用餐、親子活動時),全體成員共同遵守。用閱讀、運動、家務勞動等實際行動,向孩子展示真實生活的豐富趣味。
4.豐富體驗,賦能成長
節假日可帶孩子參與戶外運動、社區實踐、手工創作等活動,用自然探索、社交互動、藝術體驗等多元方式充實課余生活。鼓勵孩子記錄假日見聞,用真實世界的精彩降低對虛擬世界的依賴。
5.傾聽溝通,情感護航
每日抽出15分鐘與孩子真誠對話,關注其情緒變化與社交需求。若發現孩子因社交壓力過度依賴設備,可通過家庭會議、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導孩子學習現實交往技巧,建立健康人際關系。
家長朋友們,孩子是家庭的希望。讓學生健康成長,教育學生成才,這是每個家長和教師的共同愿望和責任,讓我們攜手為孩子筑起“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的平衡橋梁,用愛與智慧護航他們的健康成長!感謝您的支持與配合!
隴西縣渭州學校
2025年5月
來源:隴西渭州學校〡編輯 整理: 掌上隴西
【版權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征稿郵箱:50169220@qq.com
合作請添加小編微信號:zhangshanglongxi
掌上隴西
掃碼添加客服微信
|廣告發布|便民信息|本地資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