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時十年斥資十億的"潮汕大觀園"竟是違建!
原村民陳英彪兄弟2013年動工建"英之園",占地超57畝。建筑群混搭潮汕古宅、北京四合院、歐式別墅,工藝精湛。
可,這奢華背后藏著雙重土地違法問題。54畝集體工業用地被擅自改成住宅園林用途,觸法律紅線。
還有近3畝農用地沒辦轉用審批,踩"耕地非農化"雷區。從一開始,這項目就沒取得規劃許可,屬于未批先建。
自然資源部門通過衛星遙感,發現了這片土地異常。
現場勘測、詢問當事人,最終鎖定了違法事實。
2020年曾下沒收決定,可惜執行不徹底,違建沒拆成。
直到2024年,汕頭市自然資源局再次立案查處。
責令45天內自行拆除違建,還得交罰款,程序很嚴格。
2025年5月9日,潮陽區政府再發公告,限期45天拆,不然強拆。為啥非得拆?法律規定很明確,農村宅基地得政府批準。
建設工程必須有規劃許可證,沒批就建,拆除是首選。
有人覺得可惜,說改造成文化公園多好,免得浪費資源。
但法律界說了,這違建在工業用地,結構完整,不符合沒收條件。
拆起來也不容易,大型機械、清運垃圾,費用預計數百萬。萬一涉及第三方權益,還得提前排查,避免出次生矛盾。部分網民把這違建當"文化遺產",擔心拆了引發爭議。
可土地用途管制是紅線,雙重違法絕不能妥協,這是底線。政府成立了專項工作組,住建、公安等部門一起統籌。聘請評估機構登記保全財物,還制定了應急預案。
2025年4月就啟動了拆除預算審核,確保資金到位。
這次事件也暴露了問題,違建十多年才處理,巡查機制有漏洞。后續得加強無人機、衛星遙感監管,像山東冠縣那樣提效率。
還得強化普法宣傳,從源頭減少這種違法行為再發生。這案子不只是拆違建,更給大家提個醒,土地紅線碰不得。工業用地擅自改住宅,破壞區域規劃,影響產業發展空間。
基層治理得補上漏洞,不能讓"未批先建"拖這么久沒人管。
雖說"英之園"建筑工藝講究,可違法了就成不了文化遺產。抖音上不少人呼吁"充公留用",惋惜之情能理解,可法律得優先。或許這案子能推動政策細化,以后處理違建能有更好方案。
現在45天寬限期已經啟動,陳英彪若不拆,強拆就來了。
這將成為汕頭土地違法整治標桿,震懾粵東地區類似違建。
長遠來看,得落實"田長制",建立天上看、地上查、網上管的監管網。鼓勵村民參與監督,舉報違法占地給獎勵,大家一起管土地。這事兒就是堂法治公開課,再奢華的建筑,違法了就得拆。
這不是單純懲戒個案,是回擊"法不責眾"的錯誤想法。未來基層治理得想想,怎么平衡文化保護和土地紅線?這樣的教訓,到底該怎么記牢,值得每個人好好琢磨。
關注我們,后續強拆進展第一時間知曉,別錯過。文中數據源自公開信息,詳情以相關部門通報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