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范志紅
中國農業大學營養與健康系研究員,北京食品營養與人類健康高精尖中心崗位科學家,食品科學博士,注冊營養師。
“范志紅_原創營養信息”自媒體作者;中國食品科技學會理事;中國營養學會食物與烹飪營養分會副主委;中國老年學與老年醫學學會老年營養與食品分會副主委等。
教授食品化學、食品營養學等課程,主要研究方向為食物血糖反應、烹調加工對食物營養健康價值的影響、營養環境評價等。主編教材6本,參編教材12本,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科技論文133篇,出版食品營養科普書籍25本,撰寫食品科普文章被報刊雜志轉載超過6000篇。
文章來源:范志紅—原創營養信息
已授權《臨床營養網》轉載
再過兩周就是端午節了,又有很多人擔心粽子增肥的事情了。同時,因為天氣日益炎熱,很多人也在擔心,吃太多西瓜會發胖。
一位女士問了我一個問題:我知道粽子熱量高,西瓜熱量低。但是,為什么你的微博里還說粽子可以吃,而西瓜會增肥呢?西瓜和粽子,到底哪個更讓人發胖? 我說:這個比較思路非常新穎啊。不過,要回答這個問題,也需要學習很多知識點呢。
到底粽子增肥值得擔心,還是西瓜增肥值得擔心?這里需要做幾層分析。
首先,按等量重量來算,粽子和西瓜哪個熱量高?
毫無疑問,按同樣 100 克的重量比較,粽子的熱量比西瓜高多了。
即便是完全不加糖不加油的粽子,其熟重的熱量值,也能達到至少 170 千卡/100 克。
(圖片來源:微信公眾平臺公共圖片庫)
這是因為,糯米的吸水量較小,1 兩糯米吸入 1 兩水,熟重大約是 2 兩。普通大米飯的話,1 兩生米能吸入 1.3(短粒米)-1.5 倍水(長粒米)。
加入兩三個小棗,或者加入紅小豆、大蕓豆和其他雜糧,對熱量值的影響不太大。因為它們和糯米原料的熱量值差得不太遠,只是吸水量略有差異。
加入純瘦肉也沒有很大影響,因為純瘦肉的熱量值也不超過 170 千卡/ 100 克。
但如果加入油脂、肥肉等各種餡料,就會有效提升粽子的熱量了。因為 100 克糧食、淀粉豆和干棗的熱量只有 3 百幾十千卡,而 100 克油脂的熱量是接近 900 千卡。那些含有很多豬油、蛋黃、五花肉的粽子,100 克的熱量甚至可以達到 300 千卡以上。
所以,粽子的熱量不是一個定數,要看配料是什么,熱量大致在 170~300 千卡之間。
西瓜的熱量絕大部分來自于糖,因為它的脂肪和蛋白質含量只有百分之零點幾。
當然,西瓜的糖含量差異很大,既與品種有關,也與栽培方式和成熟度有關。糖含量大致在 6%~12% 之間。育種專家會大力選擇糖分含量高的品種,栽培技術也努力促進西瓜中糖分的積累,因為市場更歡迎高糖西瓜。
所以我們現在吃到的西瓜,和小時候的西瓜相比,普遍糖度更高了,味道更甜了。營養成分表里的老數據,是十幾年甚至二十年前測的,和現在的數據已經有很大差異了。
(圖片來源:微信公眾平臺公共圖片庫)
按 10% 的含糖量來算,100 克甜西瓜肉的熱量值是將近 50 千卡。
西瓜中的糖有蔗糖、果糖和葡萄糖三種。果糖的甜味很清爽,而且降低溫度之后,甜度會上升。這是因為果糖水溶液中有α-和β-兩個構型,而在低溫條件下,其中比較甜的β-構型比例會上升。葡萄糖有負的溶解熱,會給人帶來口腔的清涼感。再加上西瓜的特殊香氣,有一種特別的魅力,讓人欲罷不能。
其次,粽子和西瓜,是當飯吃的,還是額外吃的?
如果三餐之外額外吃 100 克粽子和西瓜,那么肯定是粽子帶來的熱量高。
但是,粽子通常是當飯吃的。而西瓜往往是在餐后吃,或者在兩餐之間吃。
如果用粽子替代米飯,那么額外增加的熱量并不算很多,主要是粽子里面加的油、糖和肥肉帶來的。如果刻意配合一些少油的菜肴,把粽子里的脂肪「扣」回來,其實也不至于額外增加很多熱量。
西瓜呢,在兩餐之間吃,占用的是水果的熱量份額。只要不吃過量,控制在 200~350 克的數量范圍里,替代其他水果吃,也不會造成熱量過多的問題。
有人說:如果我用西瓜當主食,替代一餐的飯菜呢?
雖然用西瓜代替一餐可以避免攝入過多熱量,但這種事不能經常做。因為西瓜所提供的蛋白質太少了。其他很多微量營養素也不夠。長此以往,容易因為蛋白質營養不良而出現水腫問題。這種情況下,身體會變松,肌肉會流失,臉色會發黃,抗病力會下降。
所以,合理食用的方式,是用粽子替代主食,西瓜替代其他水果,只要數量合理,都不會讓人發胖。
第三,粽子和西瓜,哪個吃的數量多?實際攝入多少熱量?
問題在于,很多人并沒有吃「合理」的數量。
粽子好吃,就一個又一個地吃。這樣自然就會帶來熱量過多的問題。
西瓜好吃,就幾斤幾斤地吃。那么糖分加起來就非常可觀了。比如說,吃 1000 克甜西瓜肉,并不是什么難事。但這樣就會攝入 100 克糖,增加 400千卡的熱量。
偶爾一次沒關系,如果夏天在三餐之外經常這么大量吃西瓜,三餐不減量,又不額外增加運動,那么增加幾斤肥肉,真的一點都不奇怪。
(圖片來源:微信公眾平臺公共圖片庫)
第四,粽子和西瓜哪個有更強的飽腹感呢?
飽腹感的評價,是按同樣攝入熱量來比較的,不是按食物重量來比較的。
西瓜和粽子,都不屬于高飽腹感食物。
和白米飯相比,粽子熱量又高,體積還相對比較小。粽子雖然吃多了之后很飽,那是因為攝入的熱量真的夠多了。按同樣熱量來算的話,它比雜糧飯、雜糧粥的飽腹感低。如果「好吃就再來一個」,那么還是比較容易吃過量的。需要配一些蛋白質食物和蔬菜,來提升一餐的飽腹感。
西瓜就更是如此了。它又清甜又清香,感覺就像喝點水一樣,開始吃就很難停下來。一口氣吃半個大西瓜的人比比皆是。
餐后吃西瓜,并不會覺得納入更多食物而撐得慌。哪怕正餐吃飽了,都不妨礙再吃幾塊西瓜。而在兩餐間吃西瓜呢,在吃了兩斤西瓜之后,也沒覺得胃腸有多大負擔,完全不妨礙下一次進餐。
所以,從抑制繼續進食的飽腹效果上來說,西瓜并不比粽子強。
第五,按吃的頻次來說,粽子和西瓜哪個吃的次數多?在一年當中增加熱量有多少?
端午節一年只有一次,如果不是特別迷戀粽子的口感的話,多數人一年也就吃幾個粽子,甚至只需吃一個應景而已。
相比而言,西瓜吃的時間就多多了,一個夏天都可以盡情享用。
從「暴露頻次」的角度來說,偶爾一次的事情,只要不太過分,平均到一年 365 天的影響還很小,不需要那么糾結;而經常出現的事情,就該更在意一些,需要做好管理。
顯然,和吃粽子這種節日食品相比,吃西瓜的事情更值得關注。除非您是粽子愛好者,或者粽子之鄉的居民,不過節也常吃粽子。
(圖片來源:微信公眾平臺公共圖片庫)
最后,粽子和西瓜在哪一餐吃最合適?
粽子可能最適合的是在早餐當主食吃。和泡飯+鹵蛋+咸菜、油條/燒餅+豆漿、肉餡餅+豆漿、肉包子+稀飯+咸菜等傳統吃法相比,含有蛋黃、肉類的粽子作為早餐主食,配合一杯豆漿,再加點蔬菜,在營養上是較為合理的。有研究表明,早餐的脂肪和蛋白質供應適當多一點,熱量高一點,是有益無害的。
如果早餐吃只加小棗、蜜棗或豆沙的甜粽子,作為主食也是可以的,但蛋白質含量相對較低,作為主食的話,需要配合肉蛋,再加一杯牛奶或豆漿。大家可以試試用甜粽子配熱牛奶吃,口感很不錯,一點不違和。
西瓜比較適合在運動后吃,或在餐前吃。
※ 運動后吃西瓜,既能補充流汗時損失的水分和鉀元素,又能補充運動時消耗的糖,還能增加番茄紅素和維生素C 這些抗氧化成分,幫助清除高強度運動時產生的自由基。流汗多的時候,可以再加一點點咸味食物(比如少量榨菜絲之類)。
※ 餐前吃一兩塊西瓜,能補充水分,維持血糖,又不會額外引入大量熱量。在幫助減輕饑餓感的同時,也能減輕正餐時的進食緊迫感,甚至可能有利于平緩餐后血糖上升幅度。
之所以花了 3 千多字給大家嘮叨這個奇怪的問題,是希望在這個比較過程當中,能夠學到思維的邏輯。
從此以后,再聽到「這種食物會發胖嗎」的疑問,不妨先試著回答以下這些問題:
——這種食物 100 克中的熱量有多高?
——每次大概能吃多少克?
——每年能吃多少次?平均到每天是多少?
——是替代其他食物吃,還是額外多吃的?
——是用餐的時候吃,還是當零食吃?
——早餐吃,午餐吃,還是晚餐吃?
——配著什么其他食物一起吃?
——吃了之后,有沒有額外增加運動?
按這個流程捋一遍,就能很清晰地得出「這種食物會不會讓你發胖」的答案了。
最后總結一下:
1. 如果粽子只是作為過節食物,對熱量高低不要過于計較。
2. 沒有加油、加肥肉的粽子,熱量并不很高。
3. 粽子是一種花色主食,替代米飯饅頭,再減點炒菜油,就不會過多增加一日熱量。
4. 配合豆漿、牛奶、瘦肉、蔬菜等一起吃,可以平衡營養,并增加粽子餐的飽腹感。
5. 粽子最適合做早餐食物,西瓜最適合做運動后和餐前的補充食物。
6. 如今的西瓜越來越甜,其中的糖分比網絡和食物成分表中所載的數據更高。
7. 西瓜通常是在三餐之外額外吃,而且飽腹感低,非常容易吃過量。
8. 建議西瓜肉平均每天吃半斤到 1 斤即可,否則攝入的總糖分可能過多。
9. 經常用大量西瓜替代一餐飯,容易引起蛋白質不足,造成肌肉流失,甚至水腫。
10. 西瓜最適合在運動后享用,或者作為餐前水果食用。
當然,如果您是個健康人,體重也正常,那么就不用太過緊張。只要數量在合理范圍中,不會讓自己撐著,粽子也好,西瓜也好,什么時候想吃都可以。就算一次吃多了,只要后面一兩天中增加運動,就能消耗掉,不必有什么罪惡感。
沒有什么絕對不能吃的食品,只有不合理的搭配。除了很少數因為醫囑需要忌口的人,粽子這種具有文化傳統的節日食物,以及夏天最誘人的水果西瓜,都可以愉快地納入到健康食譜當中。
《臨床營養網》編輯部
本站動態欄:
截止到 2025 年 5 月 14 日上午 8:00 時,本平臺關注人數為:397851 名。更多信息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