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指導:中山一院胃腸外科 馬晉平主任醫師
醫療專長:擅長胃腸胰腺外科臨床常見的腹腔鏡胃癌根治術、胃腸間質瘤切除術、各部位結腸癌、直腸癌腹腔鏡根治術、腸癌保功能根治術;擅長胰腺良性和惡性疾病的外科治療;擅長減重代謝手術;擅長胰十二指腸切除等手術、食管中下段癌根治、十二指腸良惡性腫瘤的外科治療;熟悉腹股溝疝和切口疝的各種外科治療;對肛腸常見疾病,如各型痔瘡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圖片來源于網絡)
52歲的李先生,是一家企業的副老總。近半年總是感到疲倦、頭暈,稍微活動就心慌氣短。開始他以為是工作太累、經常應酬導致的,就沒太在意。但是這些癥狀即使在小長假休息后也沒有好轉,而且出現了頭痛、腹痛等癥狀。在家人的催促下,他去醫院看病,檢查結果令他大吃一驚:他的血紅蛋白只有78g/L,再進一步檢查,發現抗胃壁細胞抗體陽性,抗內因子抗體陽性,維生素B12明顯低于正常。最終他被診斷為自身免疫性胃炎引起的惡性貧血。
什么是自身免疫性胃炎
(圖片來源于網絡)
自身免疫性胃炎(Autoimmune Gastritis),也稱“A型胃炎”,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患者的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自身的胃黏膜,尤其是攻擊分泌胃酸的胃壁細胞和幫助吸收維生素B12內因子從而導致的胃炎。
自身免疫性胃炎占慢性胃炎的5%-10%,但實際患病率可能更高,因為很多人無癥狀;女性發病率是男性的2-3倍,常見于40-60歲人群;約20%-30%的患者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狀腺疾病(橋本甲狀腺炎)、1型糖尿病等。
為什么會得自身免疫性胃炎
自身免疫性胃炎病因尚不明確,但目前認為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1、遺傳因素:某些基因(如HLA-DRB1*03/04)會增加患病風險。
2、環境因素:長期幽門螺桿菌感染可能誘發自身免疫反應。
3、其他疾病因素:若患有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或白癜風,患該病的風險更高。
(圖片來源于網絡)
正常情況下,免疫系統只攻擊細菌、病毒等外來入侵者。但在自身免疫性胃炎的患者身體中,免疫系統卻把胃壁細胞當成了敵人,產生兩種關鍵抗體:抗壁細胞抗體(APCA)和抗內因子抗體(AIFA)。APCA能攻擊分泌胃酸的胃壁細胞,導致胃酸減少;AIFA能攻擊幫助吸收維生素B12內因子,阻礙維生素B12吸收,導致惡性貧血。
癥狀
自身免疫性胃炎的癥狀往往很隱蔽,很多患者沒有典型胃部不適,因此很容易被誤診。50%的患者沒有明顯胃痛,貧血可能是唯一表現;如果未得到治療,長期B12缺乏可導致不可逆神經損傷。很多患者的初始癥狀為貧血或神經系統問題:
1、貧血相關癥狀:由于維生素B12缺乏,出現巨幼紅細胞性貧血貧血癥狀,如疲勞、頭暈、心悸、皮膚蒼白或輕微發黃等。
(圖片來源于網絡)
2、神經系統癥狀:由于長期B12缺乏損害神經,導致手腳麻木、刺痛等周圍神經病變癥狀;還有些患者因缺乏B12導致脊髓后索受損,出現平衡障礙、走路不穩等癥狀;當大腦功能受影響時,還會出現記憶力下降、抑郁等癥狀。
3、消化系統癥狀:有些患者會出現胃部癥狀,但多數很輕微,如上腹隱痛、飽脹感,這是由于胃酸減少,消化功能下降所致;有些患者會出現舌炎,表現為舌面光滑、發紅、疼痛等。
(圖片來源于網絡)
診斷及治療
由于癥狀不典型,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常被誤診為普通胃炎或缺鐵性貧血。確診需要結合多項檢查,如血液檢查、胃鏡檢查、骨髓穿刺等。
對于自身免疫性胃炎的治療,補充B12是關鍵,自身免疫性胃炎導致的胃黏膜萎縮無法完全逆轉,但可以通過治療控制癥狀,預防嚴重并發癥。
需要注意的是,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發生胃癌的風險比普通人高3-5倍,發生自身免疫甲狀腺病的風險也增高,因此建議患者每年做一次胃鏡,并定期檢查甲狀腺功能,盡早發現胃部癌前病變和甲狀腺相關疾病。
歡迎在文章右下角評論或留言!
持續乏力、頭暈,稍一活動就心慌氣短……竟然是這個病導致的!------蘭世亭醫學健康科普第3797帖
馬醫生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