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市炮車鎮的東北角,緊靠老沂河的西岸,有個村叫龍池,以前跑江湖的人也稱龍池為“絞水集”。據說龍池在清代乾隆年間,還叫過高堰集。以后為什么一直叫“龍池”呢?因為這里有個傳說的故事。
乾隆年間,高堰集北門外住著一家姓張的員外。張員外陰襲祖業,廣有錢財,土地千頃,騾馬成群,但此人輕財重義,濟貧助寡,行善積德,為人厚道。可是家中妻兒子女,以及家奴院公,卻不肯施舍半點給窮苦之人。只是在他家辦飯的老媽媽,經常背著主人施舍,經常給來到門上的窮人一些殘茶剩飯。因此,窮人們常說張員外和他家辦飯的老媽媽是好人。
有一天,張員外趕高堰集,時近中午,正要回家,忽然有人大聲叫他:“張員外,等等,張員外,等等?!睆垎T外回頭一看,原來是高堰集上的算命先生。那先生氣喘吁吁地說:“員外,你走我卦攤經過,我看你面有晦色,一算,今日正午,大禍必降家門,你是德高望重、好行善施舍之人,不忍心見死不救??所以趕來向你說明原因?!?/p>
張員外聽后一愣,頓時像五雷擊頂,正要問個明白,那算卦的先生稍微平靜一下心態,對他說:“現在天時不早,災難即將來臨,無暇細講?!边@時他只在張員外耳旁如此這般地說了幾句,便催張元外趕快回家,以免耽誤時辰。
這位算卦先生姓王,是遠近聞名的神算,因他算卦靈驗,大家送他外號叫靈驗王。張員外聽了靈驗王的一番話,三步并作兩步往家趕,一邊快步如飛,一邊按先生說的去做,用拳頭打破鼻子,扯破上衣,披頭散發,血流滿面,嘴里不停地大喊:“不好啦!正午將有大禍降臨家門,快逃命啊??”
趕集的眾人一見張員外這等模樣,轟地一聲,都隨他背后跟著去看個究竟。只見張員外氣喘吁吁地跑到家門口,連聲大喊:“全家人聽著,大難將要臨頭,快逃命啊??”這時辦飯的老媽媽先跑出家門,見張員外這般情形,忙問:“員外,你怎么啦?”張員外并不搭理,仍是大喊:“快逃命啦?!崩蠇寢屢詾閱T外瘋了,正要回家叫人,突然晴空一個霹靂,響聲震耳,轟隆一聲,張員外的占地十多畝的一個深宅大院全都下沉,家后裂開了一條南北走向大深溝,宅院下沉形成一片池水,水清波翻,池水連著南北大溝,順溝向南流淌。
這時張員外站在池邊,欲哭無淚,愣愣站著,呆若木雞,嘴里不停的咕嘰著。這時算卦先生來到張員外身邊,二人并沒有答話,算卦先生拉著張員外的手,急匆匆向正南方而去,從此二人永無音信。后來,人們才陸續的從辦飯的老媽媽口里知道一些關于張宅沉沒的原因。
原來張員外的住房的墻角,有一個碗口大洞口,幾年來丫鬟每打掃房間的塵土都倒在洞中,但總不見把洞填平,丫鬟覺得奇怪,好奇心促使,一天她拿一團絲線,絲線一頭系一個秤砣,順洞往下沉,一團絲線用完了,還沒有測出洞的深淺。正測時,突然洞口閃現一道紅光,原來是一條龍潛伏在洞底,那下墜的秤砣正撞上龍的眼睛,龍一聲長吟,才出了一道紅光,今天這個災難就是這條蟄龍翻身出洞造成的。
自那以后,這片池水被當地人叫龍池。那條南北曲折蜿蜒的大溝,據說是龍身伏臥所致,人們稱為龍溝。張員外的家沉入水底之事驚動了十里八村,而且越傳越遠,大家都想來看個究竟。當時每天都有不少男男女女,成群結隊前來觀看龍池、龍溝,“龍池”的叫法越傳越遠,“高堰集”的舊名就自然被“龍池”所替代了。
直到現在,那片池水雖然年深日久,仍清波蕩漾,再旱年景,依然池水不減?,F在人們又把“龍池”稱為“寒洼子”。“寒洼子”以北隆起一片高地,人們叫“老龍灘”,那條南北走向的龍溝,現在依然發揮它的抗旱、排澇、灌溉作用。
歷史在前進,形勢在發展,進入新時代后,龍池村的黨委和村委,正積極規劃,把龍池、龍溝和老龍灘綠化、美化、亮化起來,把附近的“農家樂”辦的更好,使 “三龍”圣地成為靚麗的風景區,成為高新區的又一個旅游景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