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畢業進團后就學習傳承《玲瓏女》,它是錫劇花旦經典代表劇目。我是第五代,現在我把《玲瓏女》傳承給我的學生、江蘇省演藝集團錫劇團最年輕的第六代演員。”季春艷說。
5月13日晚,《玲瓏女》登陸宛平劇院,主演季春艷參加第32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終評,四代演員同臺、六位一級演員參演的“頂配陣容”為滬上觀眾奉獻高品質戲曲盛宴。
《玲瓏女》
《玲瓏女》自上世紀50年代末首演。季春艷作為第五代“玲瓏女”,飾演機智勇敢的穿珠花姑娘李翠英,既有對前輩的經典傳承,又融入了個人對角色的當代解讀。第十九屆梅花獎獲得者周東亮飾演的趙云卿唱腔醇厚,張金華、湯達、蔣高松、盧海兵等一級演員的表演細膩傳神,劉巧根、孫黎健等二級演員的表演成熟老道,年輕演員們的身段動作展現了錫劇新生代的蓬勃朝氣,更傳遞出錫劇藝術新時代傳承發展的生生不息。
為沖擊梅花獎,《玲瓏女》特邀導演韓劍英進行復排打磨,調整提煉劇本,將傳統身段技法轉化為更具現代審美的形體語言,舞美、音樂全面升級。韓劍英曾在《大風歌》《英雄兒女》與季春艷合作,“她的可塑性非常強,嫻熟駕馭很多不同個性、不同行當的角色。”
《玲瓏女》邀請第三代“玲瓏女”、第10屆梅花獎獲得者倪同芳擔任藝術指導,反復打磨身段手勢細節。江蘇省演藝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周東亮表示:“《玲瓏女》作為江蘇省唯一一部入圍梅花獎終評的劇目,不僅代表著劇團,更代表著江蘇省,每一位演職人員都肩負著弘揚江蘇文藝的責任,因此都用百分百熱情投入演出,彰顯江蘇風采。”演出現場,有戲迷評論,季春艷演繹的“李翠英”靈動多姿,從參評白玉蘭獎到沖擊梅花獎,《玲瓏女》見證了季春艷的成長。
《玲瓏女》在宛平劇院
江蘇省演藝集團錫劇團團長陸建偉介紹,今年是該團演員第三次登上梅花獎終評舞臺,1990年倪同芳憑借《南歸記》獲得第十屆梅花獎,成為錫劇界首朵“梅花”,2002年周東亮憑借《珍珠塔》摘得第十屆梅花獎,“距離上次摘‘梅’過去23年了,這次有機會沖刺梅花獎,全團非常激動、振奮。”
《玲瓏女》上海媒體見面會
1992年,季春艷進入江蘇省戲劇學校錫劇專科學習表演,“從藝30余年,我始終牢記恩師倪同芳先生的話,戲比天大。無論何時何地,始終懷著一顆敬畏之心對待每一個角色、每一場演出。”季春艷說,“東亮是我的生活伴侶,也是舞臺上非常好的搭檔,是亦師亦友的關系。在生活中,我們平時就可以交流表演細節,他在排戲、人物理解、聲腔處理給予我很多幫助。”
在周東亮眼中,季春艷做任何事情都非常認真,追求盡善盡美。“家里做飯也是一樣,煲湯,她要問好多人,雞湯怎么煲得更好吃。從生活到舞臺也是這樣。我們一輩子追求這個事業,容不得在舞臺上和自己開玩笑。在舞臺上開玩笑,就是自己砸自己的飯碗,這是我的信念,所以我帶隊伍也要求他們在舞臺上不能出任何差錯,不能有半點懈怠。”
談及六位一級演員匯聚《玲瓏女》,周東亮說,“觀眾花錢買了票來看戲,不可能盯著一個主要演員,他也可能看著邊上的龍套。只要有一個龍套懈怠,就對這個集體、對整個藝術呈現帶來不好影響。所以我在舞臺上對他們相當嚴格。”他笑言,夫妻倆因為表演細節而爭執,“我研究唱腔,在家里教了幾次,她不能很好體現我想要的東西,我會說她,她就生氣了,大家為了藝術都有擰在那兒的勁。”
原標題:《六位一級演員同臺,第五代“玲瓏女”季春艷角逐梅花獎》
欄目主編:施晨露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諸葛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