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之戰,李秀成本可以突圍而出,卻把機會給了別人。憑借李秀成的能力與人際關系,他想順利離開南京,隱姓埋名,終老一生,問題不大,但李秀成卻選擇了“萬古忠義”。
太平天國諸侯王,忠王李秀成無疑最值得敬佩,他選擇了跟太平天國相始終,相當了不起。如今,因為“自述書”原因,人們懷疑李秀成晚節不保,實則是一種誤解,李秀成很了不起。
1863年12月,蘇州陷落,江浙局勢惡化,太平天國大勢已去。這一切,許多諸侯王都看在眼里,故而沒人愿意去救援被湘軍包圍的天京,李世賢更是打算拋棄洪氏家族,自己建立基業。
李世賢書信李秀成,建議兄長不要回到南京(天京),不能自投羅網。很簡單一個道理,天京肯定守不住,李秀成回到天京,除了送死之外,沒有其他出路,何必如此呢?
太平天國大勢已去,人心渙散,李秀成豈能不知道呢?除了李秀成,已經沒有諸侯王愿意聽從洪秀全調遣,哪怕是運送糧食到天京都不行,更別說讓他們率兵回來勤王了。
洪仁玕,太平天國干王七千歲,加軍師銜,這是石達開都沒能享受的待遇,加上洪秀全堂弟這一身份,洪仁玕可謂位高權重。結果呢?洪秀全派洪仁玕前往江浙借糧,楊輔清、黃文金、李世賢、陳時永、李愷順等諸侯連一粒糧食都不給。
諸侯王自顧不暇,而天京早已陷入重圍,運送多少糧食都沒用,他們為何不自保呢?洪仁玕借不到糧食,也不敢回到天京,而是選擇留在湖州,希望能接應突圍的太平軍將士。
一個共識,回到天京就是死路一條,沒有任何希望。李秀成如何選擇呢?正常情況下,諸侯王都會保存實力,先想著自己的安全,李秀成則不一樣,他選擇回到天京,與湘軍血戰到底,即便知道勝利的概率是零。
就憑李秀成拒絕李世賢效仿耶律大石建立“西遼”的建議,不顧自身安危,回到九死一生的南京,足以證明李秀成了不起。請問,除了李秀成,除了“萬古忠義”的忠王,有誰回京?糧食都不給,帶兵回京更是別想。
李秀成回到南京,城池已經被湘軍徹底包圍,內外聯系斷絕。李秀成為了守住南京,與湘軍進行了長達7個月的廝殺,即便城池陷落前一天,他還能率兵夜襲湘軍營壘,而太平軍守軍不足3千。
守衛南京的日子,李秀成受到了太多的委屈,難以言表。洪秀全不信任,朝廷大臣讒害,說李秀成有私心,洪仁發、洪仁達擾民,城內糧草斷絕,彈藥耗盡。外面的諸侯拒絕提供糧食,也拒絕勤王,李秀成只能靠自己。
如此困難的局勢,李秀成何去何從?李秀成若是鐵了心拋棄洪氏家族,自己突圍而出,并找個地方躲避清軍追擊,養老善終,問題不大,但李秀成選擇了與太平天國相始終,他把機會讓給洪天貴福。
1864年7月,地堡城、天堡城陷落,天京外圍的要塞全部丟失。湘軍直接迫近城門挖掘地道,并修筑高臺,架設火炮轟擊,每天對著城內狂轟濫炸,南京城內人心惶惶。
李秀成做最后的努力,他決定襲擊朱洪章大營,打開一條通道,護送幼天王離開南京,卻未能如愿。李秀成突然殺來,湘軍猝不及防,一度出現潰敗跡象,但曾國荃及時增援,太平軍兵力不足,功敗垂成。
湘軍地道爆破,炸毀城墻數十丈,朱洪章率兵沖入缺口,太平軍則集中起來投擲火罐,以及密集槍彈還擊。率先沖鋒的五百湘軍“敢死隊”,除了朱洪章自己逃回之外,其余全部陣亡。
太平軍擋住了第一波攻擊,無奈彈藥耗盡,沒法組織第二次反擊。曾國荃再次組建“敢死隊”,蕭孚泗、朱洪章、劉連捷、彭毓橘等悍將簽字畫押,拿出必死的決心,再一次發起進攻,終于殺入城內。
湘軍入城之后,李秀成若是想逃走,一點問題都沒有。為何呢?湘軍壓根就不管太平軍去了哪里,他們只想著如何劫掠財富,賺取最后一筆。
趙烈文筆記下,曾國荃入城之后直接呼嚕睡大覺,任由湘軍劫掠,有人建議他派兵堵住缺口,曾國荃也不理會。很簡單一個道理,誰去堵住缺口?太平軍非要突圍而出,誰堵住缺口,誰就遭殃,會有陣亡危險。
其他人忙著劫掠,大賺一筆,自己卻堵住缺口,沒人會這么做。曾國荃對湘軍十分了解,湘軍此時最需要什么,他比誰都清楚。如此,盡管讓湘軍放開手,至于太平軍去了哪里,他們壓根就不想管。
劫掠東西太多,如何運輸出去呢?如何一邊運輸,一邊劫掠呢?趙烈文在日記中告訴人們,湘軍的方法很簡單,效果也非常好。湘軍讓有力氣的太平軍幫助他們運輸,把東西拿到城外,然后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任由他們逃走,大家都是為了生活,沒必要為難。
李秀成自述中,守城太平軍不足三千,湘軍則達到十萬左右。如此,只要湘軍紀律嚴明,秋毫無犯,直接奔著“擒賊先擒王”而去,李秀成以及幼天王洪天貴福都逃不了,但湘軍并沒這么做。
湘軍忙于劫掠,李秀成突圍很容易,卻把機會給了洪天貴福。幼天王看到湘軍入城之后,跑去找李秀成,讓他掩護自己。此時,李秀成不但沒拋棄幼主,還把自己的戰馬給他,自己留下來斷后,掩護他突圍而出。
忠王李秀成把生的機會給了幼天王,自己卻被俘虜,對得起“萬古忠義”這四個字。李秀成自己逃離,難度不大,他的西洋兄弟眾多,只要李秀成愿意,找個地方隱居起來,或者前往西洋,善終沒問題。
李秀成的人脈與資源,足以讓他活下來,過得很滋潤,但他沒有。就憑李秀成主動回到南京,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以及城池下落后把戰馬讓給幼主,李秀成就很了不起,自古忠臣有幾人能像李秀成這樣?
天京被圍困,糧草斷絕,兵力稀少,沒人愿意回來,也沒人想幫忙,但李秀成回到并不信任他的天王身邊,他不愿意做耶律大石,即便他可以做到。城池陷落之后,李秀成若想自己活下來,并不難突圍,忠王又把機會給了別人,真了不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