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改革報 莊志斌 通訊員 黃小嫻)近期,深圳市坪山區石井街道開展深圳技術大學周邊等重點區域的占道經營夜間專項整治行動,針對流動攤點占道經營堵塞交通、破壞市容,還暗藏食品安全、用氣安全等突出問題,打出“宣傳+整治+長效”組合拳,向占道經營行為“亮劍”,在守護城市煙火氣的同時,堅守文明底線,通過柔性執法與創新管理,探索出了一條兼顧民生需求與城市文明的新路徑。
部門聯動,凝聚治理“一股繩”
此次整治行動猶如一場精密的戰役,由石井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牽頭,應急管理、城建、社區、生態環境、公安、市場監管等多部門緊密聯動,匯聚了執法、交安、社區等多領域的檢查人員,構建起“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治理網絡,實現了重點區域“定人、定崗、定責”,各部門如齒輪般協同運轉,為整治行動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障。
柔性執法,“三步曲”彰顯溫度
以“教育優先、懲戒為輔”為理念,奏響“宣傳—勸導—嚴處”的遞進式執法樂章。行動前,工作人員走街串巷發放《溫馨提示》,依據《深圳經濟特區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第十八條,明確禁擺區域及法律依據,提前為攤販敲響警鐘。現場執法時,面對初次違規者,執法人員耐心勸導,通過簽訂《承諾書》、登記存檔給予“糾錯機會”,盡顯治理的寬容。而對于二次違規者,依法開具《責令改正通知書》;三次及以上違規者,堅決依法立案,按每平方米1000元罰款,情節嚴重者沒收物品與工具,剛性執法維護法規權威。
硬核聯動,全鏈條消除安全隱患
針對占道經營亂象的治理,實則是一場多部門協同作戰的安全保衛戰。各部門精準發力、各司其職,交安與交警部門嚴查機動車道擺攤,通過優化道路標線疏通交通“堵點”,讓道路重煥通暢活力;城建部門仔細檢查燃氣攤位的“瓶、管、灶、閥”,如同為燃氣安全上緊“安全閥”;生態環境部門聚焦油煙、噪音污染治理,守護居民頭頂的“清新空氣”;市場監管部門對流動食品開展嚴格抽檢,筑牢市民“舌尖上的安全防線”;公安部門全程值守,依法處置暴力抗法行為,為整治行動的順利開展保駕護航。
長效治理,文明執法與閉環管理并重
為杜絕整治后亂象回潮,石井街道精心打出長效治理“組合拳”。執法過程全程錄像,確保公開透明、文明規范;建立部門間實時互通機制,形成“發現—處置—反饋”的治理閉環,實現問題快速響應與解決;通過建立攤販信息庫,動態跟進整改情況,真正做到“整治一個、鞏固一個”,夯實治理成果。4月份以來,已開展專項聯合整治行動4次,共出動197人,全過程“錄音錄像、舉牌警示、人車隔離”等方式,依法勸離亂擺賣100余檔,查處車輛占用綠化帶行為2宗,責令整改用氣安全隱患16條,查處車輛交通違法行為9宗,宣傳食品安全檔口130個,抽檢食品檔口71個。通過整治行動,為市民營造了整潔、暢通、有序、安全的城市環境。
“城市管理既要力度,也要溫度。”石井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整治行動不僅是對市容秩序的集中提升,更是對城市精細化管理理念的實踐,下一步,石井街道將定期開展“回頭看”,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繼續規范攤販經營場所的管理,引導攤販規范經營,讓城市既有“煙火氣”,又有“文明范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