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初夏的自貢榮縣雙古鎮,滿山遍野全是吐露新芽的茶園,“嫩青”成為連綿山巒的主打色,散發的清香獨霸田野味,在這個放綠的季節,該鎮10多萬畝茶園將伴隨希望的時光長出4億“金”。5月14日,筆者走進雙古鎮,置身茶園感受這醉人的茶世界,貼身于綠色觸摸這一片沉甸甸的“金”。
雙古村7組那片茶園里,一根根2寸左右的嫩芽條,你擁我擠地從茶棚中向天而長,一比高低,從山腳到山崗這一層層碧波的嫩綠,恰似登天的綠梯直掛白云下,雖然沒有晶瑩的露珠掛在芽尖,但那還未散盡的云霧卻將她們親吻。茶園里,一陣陣“嗚嗚”的聲音傳來,兩名茶農正在手持電動采茶機正在將嫩芽條收入“囊中”。
茶園。榮縣融媒供圖
“喂,喂!老鄉,今天采了多少了呢?賣價多少呢!”“今天早上7點就上坡,2個人可能采了600多斤,如果送到茶葉加工廠能賣1.1至1.2元一斤,與前兩年相比這個價格不錯了。”茶農朱長平夫妻倆暫停了采茶機回答鎮干部的提問。
“幫忙管理了一些茶園,總面積約10畝,采摘獨芽期間賣了1.2萬多元,第二批春茶采取機采買了近1萬元,這批茶也能賣8000元左右,今天就可以賣茶收入1000塊錢以上,到秋茶采摘完,總收入能實現4.8至5萬元。”朱長平這樣算了一筆賬。
在當下的雙古鎮,任意一座山上都能見到一個又一個像朱長平這樣的采茶人,他們在穹隆秘境采綠,他們在綠色茶園中“取金”。
茶園邊不遠處的村道、組道公路上,除了停放著茶農自己運輸茶葉的摩托車、三輪車外,還有經紀人收購的三輪車及小貨車,給茶農銷售運輸插上了“翅膀”。
茶園。榮縣融媒供圖
當日10點30分,在茶園邊的“春蘭茶業”加工廠區,這里已經有10多輛送貨的三輪車、摩托車在過秤、卸貨了。“你如果等到11點鐘,會有一兩百輛各型車開到這里來交售茶葉,這段時間每天24小時滿負荷生產,日加工量24萬斤左右。”“春蘭茶業”負責人現場介紹。
據悉,目前,是茶葉機采高峰期,也是茶企生產高峰期,鎮內的茶企每天的加工量占鮮葉總量的三分之二,其余的就是經紀人收購后送往比鄰的來牟鎮加工。
該鎮分管副鎮長黃富勇介紹:“今年雨水好,產量高,全鎮獨芽采摘銷售收入約1.2億元,已經揣入了茶農荷包里;第一批機采春茶時間持續了一周,價格4至12元,比往年多了5天左右,茶農收益大增,這批鮮葉茶農收入近1億元左右;目前這批茶產量也高,按現在的收割價格,收益不會低于8000萬元;最后還要采摘兩批茶,預計收入1億多元,所以10萬多畝茶園全年鮮葉銷售總收入要突破4億元。”( 劉惠蓮、杜文雅、甘曉琳、蔣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