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4月5日,老蔣因心臟病在臺北病逝,終年88歲。
老蔣作為一個獨裁者,他的一生充滿了無數的質疑,所以不少人都覺得,老蔣死后,繼承大位必然是蔣經國,然而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嚴家淦這位既不是老蔣親屬,同時也沒有出生黃埔系出身的人,既然成為了老蔣的接班人,成為了臺灣地區第二任領導人。
嚴家淦在臺灣地區領導人位置,總共干了三年,三年后嚴家淦將大權交給蔣經國,退居二線。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會讓老蔣沒能第一時間傳位給蔣經國,而是傳給蔣經國,這背后究竟怎么回事,今天來聊下這件事情。
作為近代史上繞不過去的關鍵人物,老蔣的一生源自于孫中山總理對他的重用,正因為孫中山總理的重用,才讓老蔣有機會成為黃埔軍校校長及粵軍總司令部參謀長,這樣一來老蔣成功 掌控了軍權,在這之后老蔣表示維護孫中山總理的三大政策,并聲稱一定要仿效俄國共產黨的辦法后,獲得了蘇俄顧問的好感和信任,就這樣老蔣獲得了豐富的政治資本。
孫中山去世后,老蔣迅速奪取大權,成為了南京國民政府一把手,從這一刻起,老蔣成為了中國近代史上最有權勢的人。
在這之后,老蔣北伐、反革命政變、下野、軍閥混戰、圍剿紅軍、抗日戰爭、全面內戰,最終敗退臺灣,從此以后一切的榮譽都留在了記憶里。
雖然如此,老蔣還是一直在籌備所謂的“反攻大陸”,希望有生之年可以返回大陸,為了能完成這個夢想,老蔣推翻過去的體系,重新建立了新的體系權威,這一切的背后就是為了穩固自己在臺灣的統治。
全面失敗,退守臺灣,讓老蔣依靠黃埔系所建立的政治資本消失殆盡,為了能讓自己在臺灣穩固,他不得不吸取失敗經驗,重新組建新的力量,確保自己正確的穩固。
為此,他將陳誠先派到臺灣,陳誠抵達臺灣后,采取各種措施,整頓軍事、政治、經濟,為老蔣去臺灣作了準備。
正因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老蔣抵達臺灣后,才會有一個較為平穩的環境,抵達臺灣后,老蔣沒有雨露均沾,而是重用自己兒子蔣經國,這 讓孫立人及毛人鳳很是不滿,老蔣雖然知道大家對此不滿,但是這時候老蔣的內心,已經下定決心培養蔣經國為自己的接班人。
國民黨敗退臺灣前,老蔣就開始有意無意培養蔣經國,讓蔣經國在上海打擊貪玩,雖然之后由于觸及了宋孔兩家利益結案,但是從這里可以看出了,蔣經國的不簡單。
后來,老蔣下野后,蔣經國一直陪伴老蔣,處理國民黨各個領域方面工作,均有不錯發揮,老蔣對此很是滿意,下定決心要對蔣經國進一步培養。
正式敗退臺灣后,老蔣開始讓蔣經國負責情報領域工作,老蔣的舉動,讓不少人意識到,蔣經國將成為他事業的接班人。
老蔣為了能讓蔣經國順利接班,老蔣逼走陳立夫,驅逐吳國禎,囚禁孫立人,撤換陳誠“行政院長”職務,禁錮次子蔣緯國和陳誠的試圖等,都是在為蔣經國的接班掃除障礙。
蔣經國也沒有辜負老蔣,在各個領域都表現十分不錯,這讓老蔣對他很是滿意,接著老蔣讓蔣經國負責的領域慢慢增多,一直到后來蔣經國成為了臺灣政壇,僅次于老蔣的二把手,為之后的接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雖然,老蔣希望蔣經國能成為自己事業的接班人,然而這時候社會,已不是封建社會,包括自己所在國民黨都十分看重民主選舉,所有就算老蔣希望蔣經國能在自己百年后,繼承自己的事業,但是老蔣絲毫不敢將民主這塊招牌丟棄,因為一旦丟掉民主這塊匾額,有可能會引起巨大麻煩,
為了能讓蔣經國順利接班,老蔣決定選擇一名過渡人物擔任自己接班人,等幾年后,在讓他把位置傳給蔣經國,這樣一來就可以保住民主牌匾,經過一番思索和考慮,老蔣選擇嚴家淦為自己的接班人。
1905年10月23日嚴家淦出生于江蘇吳縣,祖父是當地的富商,他的父親嚴國馨共有五子,嚴家淦的父親嚴良肱是嚴國馨的第五子,由于家庭情況不錯,嚴家淦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先后在就讀于木瀆小學和蘇州東吳大學附中,18歲的時候考入圣約翰大學,主修化學,輔修數學。1926年從圣約翰大學畢業后,嚴家淦進入上海的德記洋行工作,擔任經理人。
26歲的時候,嚴家淦放棄經商加入政界,隨即進入鐵道部“上海兩路(京滬、滬杭甬)鐵路管理局”,擔任材料處處長,后奔赴附件工作,在福建工作期間,嚴家淦擔任過省營貿易公司總經理及建設廳主任秘書,建設廳長,財政廳長,嚴家淦在福建的主要政績是設計和推行“田賦征實”,這項政策后來成為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的一項重要的財政政策。
1945年的時候,奔赴重慶工作,在重慶工作一段時間后,嚴家淦奔赴臺灣,擔任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交通處處長兼交通部特派員。
第二年的時候,嚴家淦又擔任財政處長兼臺灣銀行董事長,籌劃建立臺灣財政金融制度,之后幾年后,嚴家淦擔任臺灣省財政廳長,接著配合陳誠改革財政,而后嚴家淦擔任臺灣省主席,次年回任“財政部長”及“行政院”的工作,一直到老蔣去世后,他才被任命為臺灣地區領導人。
嚴家淦之所以會成為臺灣地區領導人,根本原因就是嚴家淦和蔣經國搭過班子,搭班子期間,嚴家淦很多事情都會匯報給老蔣和蔣經國,等兩人同意后,才會執行,這讓二蔣對嚴家淦很是器重。
除了堅決站在老蔣一邊外,嚴家淦做出的成績還算不錯,除了成績不錯外,嚴家淦在國民黨內部資歷比較淺,而且也沒有政治野心,讓老蔣或者蔣經國對于嚴家淦十分信任,覺得讓他擔任蔣經國的副手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
由于在官場已經混跡多年,嚴家淦早就已經是老油子,所以老蔣才安排嚴家淦為他的接班人,在這之后嚴家淦成為了臺灣地區領導人,開始了短暫的三年過渡期。
這時候,嚴家淦表面上是臺灣地區領導人,但是實際掌控臺灣大權的是蔣經國,由于蔣經國掌控大權,這讓嚴家淦壓根不可能能將自己的任期延續下去,正因為如此,嚴家淦在三年后,主動辭去臺灣地區領導人職務,由蔣經國接自己班。
在看到嚴家淦主動退位后,蔣經國很是高興,因為從這一刻起,他總算繼承了老蔣的一切,成為了臺灣地區領導人。
其實,從蔣經國接班的過程可以看出,一切都在老蔣的掌控中,蔣經國之所以不能在老蔣死后成為臺灣地區領導人,根本原因就是民主精神及當時社會的不允許,讓老蔣不得不安排嚴家淦先成為臺灣地區領導人,等到合適的時候,在由蔣經國繼承大位,這樣一來,就能確保蔣家政權在地區的延續。
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因病逝世,終年79歲。
1993年12月24日,嚴家淦因病在臺北病逝,終年88歲。
對此,你們有什么想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