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熱議話題:輔導孩子為啥容易氣到自己?接下來小編就帶領大家來看看,網友們是怎么看待這個問題的。
家長教和教別人孩子不一樣的。我自己就是老師,輔導自己孩子就容易生氣,別人孩子不會生氣。因為實在不會就不會。自己孩子不行,期望值太高
我陪我兒子做作業的時候就感覺在陪他一起打怪,跟他說這跟游戲里一樣,每次攻克一個困難后就問他是不是有一種過關的感覺。碰到難的題目就告訴他這是大boss,問他有沒有信心感覺自己是pua大王…
哪個孩子不知道拖拉浪費的都是自己玩的時間?哪個孩子不拖拉?哪個孩子是因為道理不懂影響學習效率的?底層邏輯就是孩子不懂那么多因果,大部分孩子的思維還停留在及時享樂!如果孩子都那么自覺,就不是孩子了。大部分孩子都是普通孩子,毒雞湯卻拿優秀的孩子說事兒,完全是前門樓子和胯骨軸子
以前學習是學校和孩子的,家長不過度關注?,F在是三者的,過度關注就會在意細節。孩子本來還小很多事都是在等著老師和家長去干預。但是家長很多不懂孩子的身長情況,按大人的標準來評判才會激發矛盾
輔導作業的“闖關之旅”雖艱辛,但換個視角看,每一次和“小怪”的交鋒,都是更懂孩子的機會。當我們從“暴躁玩家”升級為“策略型導師”,會發現孩子的成長進度條,其實藏在每一次耐心引導的細節里~ 一起把這場“硬核闖關”,變成和孩子并肩作戰的“成長副本”吧!
我兒子,每次在我對他發完脾氣后,作業都寫的很工整,好好溝通反而寫的潦草,什么原因
我每次輔導作業都忍不住戳她頭咋辦啊……事后非常自責,不停給孩子道歉但一上桌又手癢
看完網友的這些精彩分享,手機屏幕前的你們是不是也有一肚子的話想說,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