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隨著相關知識的普及,“ADHD(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正逐漸被越來越多人關注。有些人戲稱其為新時代互聯網“時尚單品”,有些人說ADHD并非真正的疾病……那么這種“搗蛋鬼”精神障礙真的存在么?ADHD患者又是因何患病的?“A娃”父母又應該怎樣應對呢?
無法安靜坐著、上課不能專心聽講、下課很難完成作業、丟三落四、總是不服從指示……面對這樣的孩子你是否常常一籌莫展?你可能會認為這樣的孩子愛搗蛋、愛偷懶,有時你可能會失去耐心對孩子發脾氣。但在這樣的情況下,可能不是孩子性格上的問題,而是他們患有ADHD,他們需要的不是指責,而是治療。
ADHD(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中文是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俗稱多動癥,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精神障礙。
據DSM-5(《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統計,在大多數文化中,ADHD的兒童患病率為5%。其實成年人也會患ADHD,其患病率約為2.5%。
ADHD會影響到兒童生活的各個方面,造成兒童學習困難、社交障礙和情緒方面的問題,可能會導致兒童產生低自尊、抑郁、易攻擊等問題。如不及時治療這些問題可能會一直延續到成年之后,繼續影響他的生活和社交。
Part.1
如何分辨孩子是否患上了ADHD?
ADHD主要表現為注意缺陷、多動和沖動三大癥狀。但并不是所有患ADHD的兒童都會表現出所有的癥狀,有些兒童主要表現為注意缺陷,他們的多動癥狀并不明顯,有些主要表現為多動/沖動,也有的兒童會被觀察到三種癥狀同時都為主要表現。
對于家長來說如何判斷這些癥狀呢?
事實上,這三大癥狀都有一些突出的表現。
1. 注意缺陷的表現
患有ADHD的孩子并非無法集中注意力,他們可以專注于自己喜歡和感興趣的事物,盡管這種專注的時長較短。一旦任務是無聊或重復的,他們很快就無法集中注意力,并且不會努力讓自己專注。ADHD孩子的注意力很分散,他們可能同時開始做數件事情,但是無法完整地完成一件。對于需要投入注意的任務,孩子們常表現出回避或者厭惡。注意缺乏還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無法專注于細節內容; (2)常犯一些粗心的錯誤; (3)經常丟三落四或者忘記事情; (4)別人講話時經常心不在焉
2. 多動的表現
兒童多動主要表現在動作過多和語言過多兩個方面。
患有ADHD的兒童,軀體活動明顯地比別的兒童多,他們精力旺盛,總是動來動去。他們很難較長時間安靜地坐在一個地方,他們經常在不適合的地方跑來跑去。兒童的小動作也很多,例如坐著的時候扭動不安,看書的時候折疊書角等。除了動作較多之外,ADHD兒童還表現為言語增多,表現為講話過多,經常不等他人說完就插話等。
3. 沖動的表現
ADHD兒童的沖動癥狀常表現為耐心差,不能等待,對挫折的耐受能力低。他們經常在提問完成前就把答案脫口而出,而且在排隊的時候缺乏耐心,不能遵守規則。
然而當孩子們出現以上癥狀時,家長們也不要驚慌。
僅僅是出現注意缺乏、多動和沖動的癥狀,并不能確認孩子就患上了ADHD。首先這樣的癥狀至少要持續6個月。其次,癥狀并不只出現在某一個場合,而是在家中、學校、興趣班等至少兩個場合以上中都有ADHD癥狀表現。如果孩子只在某一個場合表現出以上癥狀的話,那么可能是其它原因,而并非ADHD。
ADHD的癥狀一般出現在4歲之后。
4歲之前,ADHD癥狀和兒童的正常行為較難分辨,但如果孩子患有ADHD的話,7歲左右就可以觀察到明顯的癥狀。ADHD在小學階段最容易被識別出來,因此家長在這個階段要格外注意。另外在青少年時期,多動癥狀不太常見,但可能會表現出煩躁不安或戰戰兢兢。
分辨ADHD的另一個難點是,它常常和其它疾病同時出現在孩子身上,這種現象叫做共病。大約有2/3患有ADHD的孩子會出現共病障礙,包括焦慮、抑郁、對立違抗性障礙、品行障礙和學習障礙等,這使得診斷和治療變得困難。
ADHD在患病率上存在著性別差異。在ADHD的癥狀表現中,男孩的多動癥狀較為突出,而女孩主要表現為注意缺失,多動癥狀較少。
Part.2
哪些因素會加大孩子患上ADHD的風險?
1. 遺傳因素
ADHD是一種復雜的神經生物學的疾病。遺傳對ADHD的患病影響很大?;加蠥DHD的父母,很可能會有患有ADHD的孩子。目前生物學家們并沒有找到致病的基因,學界公認ADHD的病因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可能某些基因的異常會增加患病的幾率。
2. 環境因素
(1)母體環境
母親在孕期抽煙、喝酒、濫用藥物等都可能影響胎兒的精神發育。早產兒或者體重很輕的新生兒因發育不全也可能易患ADHD。另外很多人會覺得甜食和食品添加劑對于兒童的精神發育也有損害,但研究并沒有發現這和ADHD的患病有關。
(2)社會環境
很多家庭和心理因素可能不是引發ADHD的直接原因,但如果孩子本身患有ADHD,父母離異、養育方式、家庭暴力、居無定所等家庭問題會使得患兒的病癥更加嚴重。
Part.3
父母應該怎么辦?
撫養患有ADHD的孩子,對于家長們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因部分精神功能的障礙,孩子們無法做到提前規劃、控制沖動和完成任務,對于家長來說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經歷來指導孩子們去學習生活中的技能和規則。以下是給家長的幾個tips:
1. 用積極的狀態來面對
如果懷疑孩子有多動癥,首先需要到當地精神專科醫院進行確診。確診之后,父母們最重要的是一件事就是保持積極的心態,你的冷靜和努力能夠更好地幫助孩子應對ADHD。在生活中積極面對問題,也是為孩子的改變做表率。嘗試記錄下孩子每一個積極的改變,這會讓你更有信心。除了有積極的心態,你要照顧好自己,保持健康和愉悅。
圖片來源:pixabay
2. 為孩子建立有規律的生活節奏
對于患有ADHD的孩子來說,他們更容易在可預測的場景和模式中完成任務。所以父母們要在家中為孩子們建立一種有規律的生活方式,對每件事都預設好時間和位置,這樣孩子們就知道他們能夠期望什么,也知道父母對他們的期望是什么。例如每天的三餐的時間、衣服應該放在哪里、何時在哪里收拾書包等。但注意不要給孩子安排滿滿的時間表,過度繁忙的課外活動會讓孩子更加分心。
3. 建立清晰的規則
患有ADHD的孩子能夠理解和服從的是那些簡潔且持續的規則??梢园堰@些規則寫下來,貼在家里相應的地方。有著獎懲設定的規則十分利于患有ADHD孩子們學會遵守規則。和孩子們解釋清楚遵守和違反規則的后果和規則本身同樣重要。但家長們要特別注意對ADHD的孩子進行表揚獎勵。在家庭之外環境中,患有ADHD的孩子們受到更多的是指責和批評。在家庭中,家長們要盡力去積極回應孩子們小的進步,讓他們感受到鼓勵和支持。
4. 鼓勵孩子的運動和睡眠
因為孩子多動而減少他的運動量并不明智,相反合理的體育運動能夠提升患兒的注意力,緩解他們的焦慮和抑郁,助力大腦發育。體育運動能夠以一種健康的方式幫助孩子們消耗掉多余的能量,并且幫助他們集中精神在運動的技巧和規則中。
患病的孩子們比其他孩子需要更多的睡眠。我們都知道睡眠不足會影響人們的注意力,但對患有ADHD的孩子這種影響更加明顯。規律的入睡時間、適量的運動等方法都有利于給孩子充足的睡眠。
圖片來源:pixabay
5. 教孩子們怎么交朋友
患有ADHD的孩子們通常在社會交際上有困難,他們不懂社交規則、喋喋不休、隨意打斷對話。和同齡孩子相比他們會顯得“幼稚”,更容易成為其他孩子嘲笑的對象。對于患病兒童來說,學習社交技巧和規則很難,但家長可以教給孩子如何傾聽,如何識別人的面部和肢體語言,這樣能幫助他們融入群體。
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知我(KnowYourself)心理學科普創作團隊
監制:中國科普博覽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中國科普博覽立場
本文首發于中國科普博覽(kepubolan)
轉載請注明公眾號出處
推薦資源
關注使用“科學與中國”小程序,可觀看以院士科普視頻為代表的優秀科普視頻,第一時間獲取中國科學院公眾科學日、科學節等科普活動報名信息。
轉載注明出處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轉載授權、合作、投稿事宜,聯系webmaster@kepu.net.cn
中國科普博覽是中國科學院科普云平臺,依托中國科學院高端科學資源,致力于傳播前沿科學知識,提供趣味科教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