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名稱
《科學技術哲學研究》
期刊介紹
《科學技術哲學研究》(雙月刊)創刊于1984年,是由山西大學、山西省自然辯證法研究會主辦的綜合性哲學類學術刊物。原名《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009年更名為《科學技術哲學研究》。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每年出版6期,每期逢雙月出版。主要欄目有科學哲學、技術哲學、科技史、自然哲學、科技與社會等。
刊物級別
AMI核心(2022版), CSSCI來源期刊(2023-2024), 中文核心(2023年版), RCCSE(中文核心A-)(2023第七版), 知網收錄, 目次收錄(維普), 目次收錄(萬方), NCPSSD(國哲社文獻庫),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不收版面費。
投稿方式
1、投稿方式:在線投稿
2、出版日期:雙月刊,雙月5日出版。
3、不收版面費
投稿指南
格式規范:
外文字母及符號:外文字母及符號的斜體、黑體、大小寫必須書寫清楚;上下標字母、數碼和符號,位置高低要區別明顯。
注釋:不論本文注、引文注,還是編(譯、校)者注,都采用頁末注并用轉行頂格排的注文版式。注序使用①、②、③等數碼表示,并與文中提及的序碼一致。
參考文獻:放在文后,文獻引用量以不超過 15 篇為宜(減少自引,盡量他引),綜合性或科技史類文章引用量可適當多一些。文中序碼排在文字右上角處,并與文后序碼相一致,書寫格式按《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范》執行。
摘要與關鍵詞:文章摘要限定在 200 字左右(中、英文),關鍵詞 2-5 個(中、英文),摘要切忌套話空話,不用 “本文” 或 “作者認為” 等。
標題:簡明確切地反映論文的特定內容,一般不超過 30 字,不得使用不常見的外來語、縮寫詞、符號、代號和商品名稱。
作者簡介:注明作者姓名、性別、出生年、籍貫、職稱或職務、研究方向、通訊地址、郵政編碼、作者聯系電話和 E - mail 地址。有基金項目的務請標明項目來源、名稱、編號。
其他事項:
本刊對采用稿有刪改權,如作者不同意,請在稿件中予以聲明。請恪守學術道德,嚴禁抄襲、剽竊他人成果。
該期刊不收版面費、審稿費等任何費用,并按有關規定向作者支付稿酬
投稿經驗
1、12月底投稿,2月中旬查看專家審回,二十多天后郵件提醒拒稿,審稿速度尚可,良心刊之一
2、跨學科獨作盲投的,比較意外的是終審挺快,可能運氣好碰巧卡在節點上了
3、2天進初審,1個月進入查看專家審回,又一個月進終審,15天后擬錄用讓修改論文部分內容,等待半年后發郵件讓提交修改稿補全作者信息等,兩個月后聯系開始修改格式,文章細節校對,又兩個月后確認定稿,見刊。整體流程1年1個月,不太建議著急刊出的學友
4、導一博二1月中旬投稿,幾天后系統顯示送外審,3.7顯示“查看專家審回”,根據樓下情況看,查看專家審回一般為1-2個月。
往期收稿方向及文章題目參考
科學哲學
知識確證的一條中間進路--從規范推理主義的視角看
相似對于科學模型表征是必要的嗎?
技術哲學
圣西門的技術治理思想:科學-實業專家體系
日本技術哲學的演化與重構
科技史
醫學與社會之間:19世紀英國傳染與反傳染派之爭、實質及影響
以工具為中心:神經元學說的三次轉變
科技與社會
危機與重構:機體哲學視域下人機共生的審思
建構“康德式人工道德智能體”的倫理辯護
精神障礙的多元自然主義解釋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