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9月,費城的梧桐葉開始泛黃。
林徽因站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筑系的拱門下,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行李箱里那五卷《營造法式》的布面書脊。
梁思成接過她手中的素描本時,發現扉頁上用工整的英文寫著:"建筑是凝固的音樂,而我要成為它的譯者。"
"建筑系今年還是不收女生。"梁思成遞過新.生手冊時,看見她眼底的光驟然暗了一下。
那日黃昏,他們在校園后方的洛基噴泉邊坐了許久,直到林徽因突然站起身,水珠濺在她的素色裙裾上,像一串突然迸發的音符。
"我要同時注冊美術學院和建筑系的選修課。"林徽因喃道。
美術學院院長喬治·霍利見到這個東方姑娘的第3天,就在教師休息室感嘆:"林小姐畫透.視草圖時,鉛筆在紙上發出的聲音像在演奏巴.赫。"
從此每天清晨6點,她總出現在建筑系D廳的階梯教室最后一排,膝蓋上攤開著父親從日 本帶回的和紙筆記本。
當教.授講解哥特式拱券結構時,她會在頁腳速寫出山西應縣木塔的斗拱對比圖。
圖片源自網絡,侵權聯刪
1925年冬的測繪課成了轉折點。
建筑系破例允許這位"旁聽生"參加期末測評。
當林徽因將一整套帕特農神廟等比例測繪圖紙鋪在評圖桌上時,麥金教.授注意到每根柱子的收分曲線旁都標注著中文小楷——那是她在對照《營造法式》中的"卷殺"技法。
圖紙右下角,她用鋼筆淡淡勾勒了杭州老宅的月洞門,門縫里漏進一束西洋建筑的陽光。
"梁先生,您未婚妻今天征服了整個評圖委員會。"助教在走廊攔住梁思成,"特別是她把中國古建筑的'舉折'算法用在希臘柱式分析上。"
那天晚上,他們在校園咖啡館慶祝到打烊,林徽因用吸管在檸檬水上畫了個顫巍巍的拋物線:"你看,這就是獨樂寺觀音閣的屋頂曲線。"
1926年情.人節,梁思成在圖書館古籍部找到她時,發現這姑娘正用放大鏡比對兩本書——左手是賓大教材《西方建筑史》,右手是那本從不離身的《營造法式》。
陽光透過彩繪玻璃在她臉上投下淡藍色的光斑,睫毛在臉頰上留下羽毛般的陰影。他突然單膝跪地,驚飛了她發間的珍珠發卡。
"這不是求婚。"梁思成將發卡別回她鬢邊,展開一張手繪地圖,"等畢業回國,我們要把這些紅點都走遍。"
紙上的標記從大同華嚴寺到五臺山佛光寺,連成一片熾熱的朱砂色。
林徽因突然想起16歲在泰晤士河邊,徐志摩念給她聽的雪萊詩句:"你屬于群山與星辰,而非短暫的虹影。"
圖片源自網絡,侵權聯刪
畢業前的最后一個春天,肺病第一次襲擊了林徽因。
她在繪制畢業設計時咳血染紅了臺燈下的圣母院立面圖。
住院期間,梁思成每天帶來建筑系的新鮮趣聞,而她枕邊始終放著兩本書:英文版的《建筑十書》和已經翻爛的《營造法式》。
護.士后來回憶:"那位中國小姐咳得最厲害時,還在用鋼筆修改山西某座古塔的測繪圖。"
1928年3月21日,他們在渥太華總領,事館舉辦婚禮。
林徽因親手縫制的婚紗內襯里,藏著一塊從賓大建筑系D廳撿來的石灰巖碎片。
婚后第3天,梁思成收到故宮營造學社的聘書,而林徽因的行李箱已經裝好測繪工具——最上層是那五卷《營造法式》,書頁間夾著當年父親寫給徐志摩的便箋:"小女已許梁家"。
圖片源自網絡,侵權聯刪
林徽因在《深笑》中寫道:"生命早描定她的式樣,太薄弱,是人們美麗的想象。"這位用鉛筆丈量東西方文明的女性,終其一生都在打破時代的桎梏與身體的局限。
從賓夕法尼亞大學的階梯教室到山西古建的斷壁殘垣,她以《營造法式》為舟,梁思成為楫,在建筑史的星河里擺渡千年智慧。
那些染血的圖紙、藏石灰巖的嫁衣、夾著舊箋的古籍,恰似泰戈爾贈予她的詩句:"生如夏花之絢爛"。
而她的學術理想與愛情,終成中國建筑史上最.完.美的榫卯結構——既承載著唐宋風骨,又托舉起現代文明的穹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