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梁思順半夜跑到林徽因家,看到女兒正和林徽因親昵聊天,瞬間氣不到一處來,拉著女兒就往外走。
走到一半,梁思順還不忘指責林徽因:我女兒要是學壞了,都是你的錯!
面對突如其來的指責,林徽因一句話也沒有說,只是無奈嘆息。
這樣的情形,林徽因早已司空見慣。因為在她還沒嫁給梁思成之前,梁思順這位大姑子就看她很不順眼。
而梁思順對林徽因的偏見,主要受其母親李蕙仙的影響。
?婆媳矛盾
李蕙仙是順天府尹李朝儀之女,從小接受嚴格的傳統教育,遵從三從四德那套標準,嫁給梁啟超后賢惠勤勞、相夫教子,是典型的傳統賢妻良母。
然而,恰恰是這種深入骨血的傳統觀念,成了李蕙仙和林徽因之間婆媳矛盾的根源。
她們之間的第一次正面沖突,發生于梁思成出車禍住院期間。
那是1923年,梁思成騎著剛從菲律賓買來的摩托車,駛過長安街時,不小心和一輛轎車迎面相撞,梁思成當場昏迷,被送往醫院。
診斷結果,梁思成右腿嚴重受傷,至少需住院2個月。
作為女朋友的林徽因,聽到消息后擔心不已,特意向學校請假一周,每天守在梁思成床前照顧,為他喂飯、吃藥、解悶。
林徽因和梁思成
當時正值夏季,天氣炎熱,梁思成久臥病床,流了汗沒法洗澡,身子癢得難受。林徽因便找來一條干凈的毛巾,用水沾濕后,輕輕為梁思成擦洗后背。
恰巧這時,李蕙仙來到病房看望兒子,看到這一幕后瞬間氣炸,沖過去奪過林徽因手中的毛巾,指著她大罵:
“男女授受不親,你這樣子成何體統!”
在李蕙仙看來,雖然林徽因和梁思成已經訂了婚,但只要一天沒正式結婚,就必須守本分,不能有任何“肌膚之親”。
一瞬間,林徽因幾乎要被氣笑了。
林徽因和李蕙仙的成長背景截然不同。她16歲隨父親林長民游歷歐洲,見識廣,思想先進,行事做派“西化”,她并不覺得給病中的未婚夫擦洗身子有什么不妥。
因此,面對未來婆婆的指責,林徽因只覺得荒唐,不作回應。
李蕙仙當時氣得沒顧上和梁思成說話,轉身就回了家,到家后向大女兒梁思順一個勁吐槽,說林徽因怎樣怎樣不好,不是正經大家閨秀。
李蕙仙幾個子女中,就屬長女梁思順和她感情最深,價值觀也最相近。在李蕙仙多次吐槽后,梁思順對弟弟選擇的結婚對象也開始印象不好起來。
梁思順
而不久后發生的一件事,更是讓李蕙仙對林徽因的不滿達到了頂點。
1924年,泰戈爾訪華。文化界為了歡迎這位印度大詩人,為他安排了很多節目,其中就有林徽因和徐志摩搭檔演出的話劇《齊德拉》。
為了能順利演出,林徽因那段時間頻繁和徐志摩見面、排練。這件事讓李蕙仙怒火中燒。
李蕙仙認為,訂了婚的女子,就應該和其他男子保持距離,林徽因卻天天和徐志摩同進同出。
更何況,徐志摩還是林徽因曾經鬧得沸沸揚揚的緋聞對象。
據說,當年徐志摩在英國康橋邂逅16歲的林徽因后,便愛得無法自拔,竟狠心逼迫懷著2胎的原配張幼儀離婚,轉而去追求林徽因,只是被林徽因拒絕了。
這件文壇情事,在當時幾乎人盡皆知。如今見到2人合作演出話劇,難免有人在背后指指點點。
林徽因對此毫不在意,一心只想演好話劇,為中國文壇樹立好形象。
可她的行為,在李蕙仙眼中變成“不懂避嫌”“不知檢點”
經過這件事,李蕙仙徹底否認了林徽因,她當眾表示:至死都不同意林徽因嫁進梁家!
受李蕙仙影響,大女兒梁思順也不愿接納林徽因,還勸弟弟梁思成趕緊分手。
梁啟超則相反,他非常喜歡林徽因這個準兒媳。為了緩解矛盾,他立馬買了船票讓梁思成和林徽因前往美國留學,結婚的事等學業完成之后再說。
梁啟超、梁思順和林徽因
梁啟超本想利用這段時間,讓李蕙仙慢慢接受林徽因。可他萬萬沒想到,短短幾個月后,李蕙仙就因病離開人世。
但是,林徽因嫁給梁思成的路,并沒有因為李蕙仙的離世而暢通無阻。
因為梁思順還在。
?姑嫂矛盾
雖然那會梁思順已經嫁給周希哲,成了別人的媳婦,但她仍保持長姐的做派,對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婚事,非要摻一腳。
梁思順“繼承”母親的遺志,在梁林留學期間,她時不時寫信給梁思成,反復強調母親臨死都反對他們結婚,她自己也反感林徽因,話里話外都想逼梁思成分手。
最終,是父親梁啟超出面協調,才讓梁思順勉強同意這樁婚事。
1928年,林徽因和梁思成這對戀人,歷經阻礙之后,終于攜手走進婚姻殿堂。
林徽因和梁思成結婚照
但是,梁思順對林徽因心存的芥蒂,并未因此消失。
更讓梁思順生氣的是,自己的女兒周念慈,竟然很喜歡林徽因這個舅媽,時不時往她家里跑。梁思順對此很介意。
1935年,周念慈在燕京大學讀書期間,曾跑到林徽因家中住。
梁思順得知后火冒三丈,深夜跑到林徽因家,看到女兒正和林徽因親昵地交談,氣沖沖上前拉著女兒就往外走。
女兒不知所以,嚇得哭起來。
林徽因聽著心疼,忍不住說了一句:“別嚇著孩子。”
梁思順一聽更加火大,自己的女兒還輪不到別人來管!她回了一句:
“我的女兒要是學壞,都是你的錯!”
說完,梁思順又訓起女兒:“看看二舅的那些朋友,連婚姻都不要,你到這里能學什么好?”
梁思順口中“不要婚姻”的朋友,指的是哲學家金岳霖。
林徽因和金岳霖
金岳霖是“太太的客廳”的常客,愛慕林徽因,林徽因去哪住他就搬到哪當鄰居。
而且金岳霖說過自己終身不婚,這在當時是相當挑戰傳統的,梁思順怕女兒受其影響,也產生些“不三不四”的思想。
此外,梁思順這句話還有潛臺詞,那就是在表達對林徽因和金岳霖之間過密交往的不滿。
林徽因何等聰慧,怎能聽不懂大姑子的言外之意。可她一如既往不做反駁,怕激化矛盾,只是在寫給好友費慰梅的信中,才忍不住抱怨梁思順的小題大做。
林徽因在信中直言不諱道:“我真羨慕你嫁給一個獨子,我家里到處是喧鬧聲和亂七八糟。”
林徽因和好友
不過抱怨歸抱怨,林徽因并沒有因此而消極度日。相反,她總是能將自己從這些瑣碎中抽身開,轉而熱烈地去追求熱愛的事物:
比如建筑事業,她設計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碑座,保護中國古建筑和北京長城……
比如文學領域,她寫下至今仍膾炙人口的《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比如民間工藝,她嘔心瀝血搶救幾乎要絕根的景泰藍工藝技術……
在那些亂七八糟的日子里,林徽因總能找到一些值得去追求和期盼的東西。
而她和梁思成的感情,并沒有因為李蕙仙和梁思順的反對而受影響。
相反,他們結婚后始終恩愛如初,共同生養了1子1女,相互扶持走過漫長歲月,直到林徽因51歲離世。
中年林徽因和梁思成
@文史曉茶館有感
無論婆媳矛盾也好,姑嫂矛盾也罷,種種生活瑣碎都沒能限制住林徽因的才能,也沒能阻擋她的信念。
她骨子里的清醒,不內耗,不和爛事糾纏的性格,讓她總是能夠不溫不火,將有限的生命,放在更有價值和意義的事情上。
林徽因的故事告訴我們:
他人的評價只是鏡子,而非枷鎖,別讓世俗的閑言碎語,澆熄了你心中燃燒的星火。
本文主要參考信源如下圖,包含正規出版書名和作者,以及部分參考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