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運動跑步”功能植入“交我辦”App 上海交大 供圖
用AI為學生量身打造科學的鍛煉計劃,“自制”跑步app記錄學生跑步軌跡、配速等,在“健康中國”行動的引領下,上海交大為高校體育教育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交大經驗”。
5月24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交大獲悉,該校近日基于自主研發的DeepSeek-V3 AI大模型,推出智能鍛煉建議功能,通過整合學生體育課程、體質測試、運動行為等多維度數據,為每位學生提供個性化的科學鍛煉指導,有效提升了學生體育鍛煉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2021年,該校對體質測試設備進行了智能化改造,為坐位體前屈、身體成分分析儀、握力器等加裝智能網聯模塊。學生刷校園卡或掃思源碼登記身份,測試完成后數據自動后臺上傳,不再需要教師手工登記成績,全程學生可自助完成體測,實現了身高體重、肺活量、坐位體前屈、握力、BMI數據的高效精準采集。2021年秋季學期,該校由此對12000余名本科學生采集體質健康指標數據400萬余條,通過精準的數據分析,幫助學生準確了解體質健康水平,生成運動健康處方,指導學生科學健身鍛煉。
而近期推出的AI鍛煉建議功能,是上海交通大學智慧體育改革的又一重要突破。該功能基于自主研發的DeepSeek-V3 AI大模型,深度融合學生的體育課程數據、體質測試結果、場館預約記錄等多維度信息,為每位學生量身定制個性化的科學鍛煉計劃。無論是提升體能素質、優化運動技巧,還是合理安排鍛煉時間,AI都能提供精準建議,幫助學生高效達成健身目標。
學生通過AI鍛煉建議系統,能夠獲得系統基于最新的體質測試數據生成的全面的健康分析報告。隨后,AI會根據個人身體素質、運動習慣和學習生活節奏,推薦包含有氧運動、力量訓練與柔韌性訓練在內的綜合鍛煉方案。值得一提的是,AI鍛煉助手采用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DeepSeek-V3大模型,所有數據均通過校內服務器進行本地化處理,真正實現“數據不出校、隱私零風險”,為學生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數據保障。
這一功能的推出,讓學生鍛煉更加科學高效。AI鍛煉建議功能實現了從“千人一面”到“一人一案”的個性化體育指導,為高校智慧體育建設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創新范例。
此外,上海交大將“運動跑步”功能植入交大學生通用的“交我辦”App,把學生的日常跑步鍛煉納入體育過程性評價。基于“交我辦”App自主研發“運動跑步”功能,通過日常跑步鍛煉,將自主鍛煉作為體育過程性評價的一部分,進一步強調課內課外相銜接,不斷完善體育教育教學評價,促進“善教、樂學”,持續打造“面向人人”課內外一體化教育數字化教學體系。
App能精確分析跑步軌跡和實時配速,通過實時語音給出“跑步熱身”“快一點”“慢一點”的指導提醒。通過學期跑步目標達成和班級、全校跑步榜單排名,也進一步增強了校園跑步運動社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