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海峰的通信生活
全球算力規模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根據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我國算力總規模達280EFLOPS,其中智能算力占比提升至32%,穩居全球第一梯隊。當算力成為數字經濟的核心生產力,城市算網基礎設施正成為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的先手棋。
5.17世界電信日系列活動期間,江西南昌成為中國算力網絡變革的重要見證。
在我們參加的1ms城市算網專題研討會上,中國信通院聯合業界啟動1ms城市算網中國行系列活動,透露未來將以研討交流和實地調研的方式,深入挖掘城市算力網絡建設的新場景、新技術、新應用、新成果等,深化地區發展成果經驗交流互鑒。
此外,我們還參加了同期舉辦的專家座談會,以及江銅集團和云眼視界兩大企業探訪,深度了解1ms城市算網如何助力企業生產制造智慧升級,賦能城市治理。
在算力規模之外,如何讓算力更精準地觸達產業需求、更高效地驅動創新場景,將成為衡量城市數字化水平的核心維度。1ms城市算網將如何成為撬動算力價值的支點?
1ms城市算網為何勢在必行?算網需求與政策雙驅動
當DeepSeek等開源大模型引發AI應用井噴,算力需求正經歷結構性變革。
以云電競為例,《黑悟空》等3A游戲的云端渲染需要將本地操作指令以低于2ms時延傳輸至算力中心,再將渲染畫面實時回傳,傳統網絡根本無法滿足這類實時交互需求。
而在影視行業,一部《哪吒2》的云渲染源文件可達百TB級,企業與算力池之間需Tbps級帶寬保障數據傳輸效率,這也意味著算力網絡必須同時解決時延與帶寬的雙重挑戰。
除了業務需求的井噴式爆發,政策與產業層面的頂層設計亦密集落子。
例如,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關于深入實施“東數西算”工程,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底,1ms時延城市算力網、5ms時延區域算力網、20ms時延跨國家樞紐節點算力網在示范區域內初步實現。
在此背景下,1ms城市算網的建設進程已不是選擇題,而是關乎中國算力網絡競爭力的必答題。它既是應對大模型時代算力需求的基礎設施革新,更是推動“東數西算”從藍圖走向落地的關鍵支點。這場由業務痛點與政策導向共同催生的算力革命,已然箭在弦上。
解構1ms城市算網:實現算力資源的智能調度
你可能想問,究竟什么是1ms城市算網?1ms城市算網具備一毫秒時延、一站式用算、一體化保障、一鍵式運營四大網絡特征,其基于光傳送技術,實現城市或都市圈內1ms聯算和1ms入算的智能化信息基礎設施,讓算力觸手可及,加速千行百業算力應用創新發展。
為了便于理解,大家可以把1ms城市算網理解成1小時交通圈。
1小時交通圈打破行政區劃限制,使城市與周邊地區緊密聯系起來,實現資源共享和產業分工協作。同理,1ms城市算網則通過全光網絡與分布式算力資源的融合,打造智能時代的1ms時延圈,打破算力資源的地域壁壘,實現算力資源的分時復用與智能調度。
在建設路徑上,1ms城市算網以多元算力中心為資源池,以全光品質運力網為傳輸通道,依托算網大腦實現資源的度量、感知與交易。例如,通過OXC全光交換技術實現算力節點Mesh化互聯,將傳統網絡的多層轉發時延壓縮至1ms以內;通過OTN與100G+管道升級,讓企業用戶入光即入算,算力獲取效率提升10倍以上。
此次1ms城市算網專題研討會的最大亮點,當屬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合業界正式啟動“1ms城市算網中國行”活動,未來將共同探索1ms城市算網建設的新路徑和新機遇,全面推動我國算力產業高質量發展。
我們認為,城市算網是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的神經末梢,只有讓算力在城市單元中流動起來,才能真正激活數字經濟的毛細血管,期待這一行動能在全國范圍內挖掘算網融合的創新場景,推動技術標準與產業生態的協同進化。
1ms城市算網實踐樣本:運營商樣本遍地開花
在江銅集團和云眼視界兩家企業探訪中,1ms城市算網的賦能效應已清晰可見。
江銅集團與中國電信合作構建的分布式云網架構,將關鍵工藝指令傳遞時延降至毫秒級,其智慧質量檢測系統通過高清工業相機與AI算法,實現單產品質檢時間低于2秒、準確率超98%。同時,江銅集團露天礦山無人運輸系統依托1ms算力光網,讓無人駕駛遠程操控實時性提升33%,安全生產效率實現質的飛躍。
另一個典型案例是云眼視界。這家企業借助江西移動1ms算網全光底座,通過Mesh化直聯組網技術將分散算力節點并網,算力資源利用率提升40%以上。在城市治理場景中,其云望大模型實現感知-分析-處置全流程效率倍增:天然氣管道巡檢的異常行為識別響應時效提升3倍,高空拋物溯源準確率超95%,防溺水監測實現毫秒級越界預警。
上述應用背后,體現出1ms城市算網將碎片化算力整合成彈性資源池的能力。放眼全國范圍,三大運營商正以1ms城市算網為支點,重構自身在算力時代的生態位,并涌現出多個樣板示范:如上海移動、北京聯通、北京電信、浙江移動、天津聯通等均是先行者。
其一,上海移動打造1ms浦江算力光網,以臨港、青浦為核心節點,構建2+N+X三級算力體系,接入全國首個400G骨干網,可調度總算力超43EFLOPS。這張網絡不僅實現全光互聯與1ms級算力直達,更通過算力超市模式,為中小企業提供按需付費的算力服務,讓AI大模型訓練成本降低60%以上。
其二,北京聯通則以聯通益企品牌為載體,打造1ms首都城市算網,通過一環一縱全光架構,北京實現核心數據中心間1ms互聯、業務1ms一跳入云,并構建起京內1ms、環京2ms時延圈,為金融、政務等對安全性要求極高的行業提供數據不出圈的算力保障。
筆者觀察:中國從網絡大國邁向算力強國
1ms城市算網中國行的啟動,標志著中國從網絡大國向算力強國的關鍵跨越。我們可以從技術革新、產業賦能和區域均衡三方面來理解這場變革蘊含的深層邏輯。
首先,技術革新,從盡力而為到確定性服務。傳統網絡的不確定性時延,曾是算力協同的最大瓶頸。1ms算網通過全光交換、智能無損傳輸等技術,將時延波動控制在微秒級,使AI訓練效率提升3倍-5倍。這不僅是技術突破,更是服務模式的顛覆,當算力服務具備類水電的確定性,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門檻將大幅降低。
其次,產業賦能,算力公有化重構生態權力結構。在算力私有化為特征的傳統模式下,中小企業常因算力成本高企而望而卻步。1ms算網推動算力資源公有化,通過運營商的算網大腦實現跨行業、跨區域資源調度,讓中小企業得以低成本接入大模型訓練資源。
最后,算力統籌,破解城市“算力孤島”。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之間的資源分配不均衡,有的不夠用、有的卻大量閑置,已有算力的配置效率有待提高。1ms城市算網把運營商,OTT和社會分散的算力資源整合起來,構筑一體化算力服務,提升全社會算力整體利用率,為社會發展提供普惠、優質的算力保障。
坐在1ms城市算網專題研討會現場,我們感受到澎湃的算力革新勢能。無論中國行系列活動將走到哪里,核心命題始終清晰:在算力決定發展上限的時代,如何讓每一個城市、每一個都市圈都能成為算力網絡的活躍節點?而中國正在用1ms城市算網的解題思路,書寫自己的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