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麥穗飄香。在蜀山區小廟鎮,連片的麥田金黃燦爛,收割機在田間來回穿梭,呈現出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當地農民搶抓晴好天氣,開鐮收割,田間地頭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機械化收割將飽滿的麥粒裝上運糧車。
麥浪翻滾豐收忙 農民喜悅溢于言表
5月下旬,蜀山區萬畝麥田迎來豐收季。5月22日,在段沖村的麥田里,四臺聯合收割機開足馬力來回作業,金燦燦的麥粒如瀑布般傾瀉而下。田間地頭,農戶們正忙著裝袋、運輸,歡聲笑語在麥浪間回蕩。
段沖村農業工作人員周云介紹,今年全村小麥累計種植8000余畝,三天前已陸續開始收割。“考慮到天氣因素,今年收割進度比往年提前了一周左右,目前已完成4000余畝的收割工作,預計下周可全部完成。”
小廟鎮段沖村,農民正搶抓有利天氣收割麥子。
“今年氣候適宜,加上鎮里的農技專家全程指導,畝產比去年提高了100多斤!”段沖村種糧大戶賈事林捧起一把飽滿的麥粒,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她介紹,今年改種的“鎮麥”品種展現出明顯優勢:“去年我們試種了多個品種,發現‘鎮麥’抗倒伏、抗病害能力更強,產量也更穩定。趁著這幾天晴好天氣,我們組織機械抓緊搶收,現在已經完成大半了。”
作為有著四年小麥種植經驗的“新農人”,賈事林的種植規模從去年的1000畝擴大到今年的1500畝。“現在鎮里的惠農政策越來越給力,基礎設施也越來越完善,讓我們對種糧增收更有信心了。”望著滿載而歸的運輸車輛,賈事林對未來充滿期待。
科技賦能農業 鄉村振興添動力
豐收在望,麥收正酣。為確保夏收順利進行,小廟鎮提前部署,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戶科學防治病蟲害、推廣節水灌溉技術。同時,協調20余臺大型收割機,成立“三夏”農機服務隊,全力保障顆粒歸倉。
據了解,今年蜀山區在地作物主要為小麥和油菜,其中4萬余畝小麥主要集中在小廟鎮。目前全鎮小麥已收割超兩成,預計6月上旬可全面完成收割工作。
農機服務隊全力保障顆粒歸倉。
近年來,小廟鎮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步伐,引入無人機植保、土壤墑情監測等數字化手段,實現精準化管理。積極謀劃農業產業升級,計劃新建2座農事服務中心,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并申報新一輪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改造項目,持續提升農業生產效率。
“豐收的麥田是鄉村振興最美的畫卷。”小廟鎮農管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拓寬產銷對接渠道,讓農戶的“糧袋子”更滿、“錢袋子”更鼓,為保障糧食安全貢獻小廟力量。
金色的麥浪中,農戶們忙碌的身影與現代化農機共同勾勒出一幅鄉村振興的動人圖景。
來源 | 陸冰潔 楊洋 陳三虎 葛慶釗 孫雨靜
審核 | 朱琛琛 責編 | 吳亞曉岳 編輯 | 張靜 李瑜琪
平臺建設及技術支持 | 安徽新媒體集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