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有網友反映浙江寧波余姚市姚北實驗學校食堂的絞肉機中有大量蠕動的活蛆。寧波市教育局隨后派出工作組赴余姚開展緊急處置工作,據余姚市聯合調查組今日發布的通報顯示:
經調查,學校執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力,負有食品衛生安全管理直接責任。已對余姚市市教育局分管副局長、市市場監管局朗霞市場監管所所長作出停職檢查處理;對余姚市姚北實驗學校教育集團校長作出停職檢查處理,分管副校長作出免職處理,并責令學校對負責小學部食堂管理的總務處負責人立即作出免職處理。同時,市教育局已成立駐校工作專班,加強指導檢查,保障學校正常教育教學和生活秩序。
盡管當地迅速成立聯合調查組并公布處理結果,但這一事件仍令人震驚且憤怒,本應最安全的校園食堂,何以淪為蛆蟲滋生的溫床?涉事主體的漠視、監管的失守,不僅是對學生健康安全的嚴重踐踏,更是對社會底線的公然挑戰。面對如此惡劣的食品安全事件,唯有以最嚴厲的追責、最徹底的整改、最透明的監督,方能守住校園凈土,重建公眾信任。
絞肉機內蠕動的蛆蟲,暴露的絕非偶然疏忽,而是校園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系統性崩塌。從涉事學校到監管部門,每一環都難辭其咎:
一是學校責任形同虛設作為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主體,該校食堂日常管理顯然流于形式。絞肉機作為高頻使用的設備,若嚴格執行清洗消毒規范,絕無可能滋生蛆蟲。校方所謂“管理制度不力”,實則是長期懶政怠政的遮羞布。
二是監管淪為“紙面巡查”,朗霞市場監管所日常檢查若真正落實到位,何至于讓蛆蟲藏身食堂?此次事件恰暴露出監管形式主義痼疾,臺賬檢查替代實地監督,事后處罰掩蓋日常失職。
三是問責力度仍顯不足,目前對分管副局長、所長、校長的停職檢查,難以平息公眾怒火。停職檢查不等于追責,更需深挖是否存在利益勾連、權力尋租等腐敗問題,對失職者依法嚴懲。
學生健康安全是教育事業的底線。食堂蛆蟲事件絕非孤例,近年來多地校園頻發霉變食材、過期食品等問題,折射出部分管理者將學生視為“斂財工具”的扭曲價值觀。校園食堂一旦失守,輕則損害學生身體健康,重則動搖社會對教育系統的信任根基。唯有將食品安全置于絕對優先地位,以“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筑牢防線,才能杜絕悲劇重演。
此次事件的處理不能止于“罰酒三杯”,而應成為推動校園食品安全體系全面改革的契機,要對涉事主體不僅需行政處罰,更應依據《食品安全法》第124條追究刑責。若查實故意使用變質食材,需以“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食品罪”嚴懲。
蛆蟲蠕動的一幕,刺痛了每一位家長的心,校園食品安全問題,本質是良知與責任的試金石。唯有以刮骨療毒的決心追責到底,以刀刃向內的勇氣革新制度,才能讓每一口學生餐都經得起良心的拷問。這不僅是守護孩子健康的需求,更是維護教育尊嚴的底線之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