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之變后,李淵跪著求李世民放過13個親孫子,可最后這些孩子還是被盡數誅殺……
玄武門前夜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三,長安城悶得像個蒸籠。秦王李世民在府里來回踱步,手里攥著份密報直冒冷汗,太子李建成竟要在昆明池餞行宴上,給他灌三碗西域毒酒!這招數跟當年楊廣毒殺親爹楊堅如出一轍。
"二哥還猶豫啥?再不動手,咱們都得成刀下鬼!"尉遲恭把鐵鞭往案幾上一拍,震得茶盞叮當響。
房玄齡摸出張泛黃的絹帛,正是五年前李淵親筆寫的《立儲詔》草稿:"陛下當年許諾的太子之位,如今反倒成了催命符。"
窗外驚雷炸響,李世民猛地起身:"明日卯時三刻,玄武門!"
血色黎明
六月初四寅時,長安城還浸在墨色里。
李世民帶著八百玄甲軍埋伏在玄武門,眼睛死死盯著宮道盡頭。晨霧中漸漸顯出兩頂轎子,李建成掀簾剎那,三支狼牙箭"嗖"地釘入他咽喉。李元吉剛要拔刀,尉遲恭的鐵鞭已劈頭蓋臉砸來。
太極宮里,李淵正逗弄著新得的波斯貓,忽見尉遲恭渾身是血闖進來:"太子齊王謀反,已被秦王誅殺!"老皇帝手一抖,貓兒尖叫著竄上房梁。殿外隱約傳來孩童啼哭,那是李建成的五個兒子,最大的十二歲,最小的還在襁褓中吃奶。
老皇帝最后一跪
三日后,李世民帶著十三個侄兒進宮"請安"。孩子們跪成一排,最小的李承義還笑嘻嘻地喊"二叔"。
李淵顫巍巍從龍椅上滾下來,竟"撲通"跪在李世民跟前:"二郎!這些孩兒身上流的可是咱李家的血啊!"
李世民慌忙攙扶,瞥見父親白發里粘著片枯葉,心頭突然發酸。這場景讓他想起二十年前,父親教他射箭時說的:"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可如今……
"兒臣答應父皇,定保侄兒們富貴終老。"李世民話音未落,屏風后閃出個青衫文士,正是剛升任中書令的長孫無忌。
淮南王的詛咒
當夜秦王府燭火通明,長孫無忌蘸著茶水在案上寫下七個字:"勿忘淮南王劉安"。李世民手一抖,茶湯潑濕了奏章。
要說這劉安,可是西漢有名的"造反專業戶"。他爹淮南王劉長被漢文帝流放致死,文帝心疼侄兒,把劉安兄弟都封了王。誰知這劉安吃著朝廷俸祿,暗地里鑄錢屯糧,六十歲高齡還謀劃著造反。
"陛下今日心軟,來日必成禍根!"房玄齡掏出本《史記》,翻到"淮南衡山列傳"那頁。燭光下,竹簡上的"安日夜與左吳等按輿地圖,部署兵所從入"幾行字,像毒蛇般纏住李世民的心。
十三口棺材出長安
七月初七乞巧節,長安城處處張燈結彩。刑部大牢里,十三歲的李承道正教弟弟們折紙船:"等二叔放咱們出去,就去洛水放花燈……"話沒說完,牢門"咣當"一聲被踹開。
尉遲恭舉著明黃圣旨,臉上橫肉直跳:"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后面的話被孩子們的哭喊淹沒了。據《舊唐書》載,當日午時三刻,朱雀門前血流成河,最大的李承道被腰斬時,手里還攥著半只紙船。
消息傳到太極宮,李淵把案上茶具砸得粉碎:"好個二郎!好個太宗皇帝!"轉身從暗格里摸出瓶鶴頂紅,被聞訊趕來的裴寂死死抱住:"太上皇!您得活著看大唐千秋萬代啊!"
玄武門后的三十年
貞觀十七年(643年)春,李世民在凌煙閣給二十四功臣畫像題字時,手突然抖得握不住筆,他恍惚看見李承道渾身是血站在閣樓轉角。當夜突發風疾,御醫扎了三十多針才醒轉。
這事兒后來被記在《資治通鑒》里,司馬光批注道:"太宗晚年多夢魘,皆玄武門事也。" 最諷刺的是,李世民自己的兒子們后來也重蹈覆轍,太子李承乾謀反,魏王李泰奪嫡,鬧得比玄武門還兇。
永徽三年(652年),有個云游道士在洛陽郊外發現處亂葬崗。撥開荒草,十三塊殘破墓碑上依稀能辨"李"字。老道搖頭嘆道:"早知今日冢中骨,曾是御前掌上珠。"
如今咱們逛西安大明宮遺址,導游總愛指著片空地說:"這兒原先是李淵的垂拱殿,玄武門之變那晚……"話音未落,一陣穿堂風掠過,驚起群鴉亂飛。或許那些消散在歷史塵埃里的魂靈,仍在訴說著帝王家的無情與無奈。
這場誅殺親侄的慘劇,給后世帝王上了堂血腥的"權力課"。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時,眼前晃的怕是李世民的影子;朱棣把建文帝兒子關押五十年的餿主意,保不齊就是從這兒得的靈感。倒是老百姓看得通透,長安城流傳的歌謠說得妙:"玄武門前箭,朱雀門外血,最苦城西賣炭翁,夜夜聽得鬼哭月。"
權力這杯酒,看著瓊漿玉液,喝下去才知道是穿腸毒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