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5日,由北京首文科文創置業有限公司主辦的第四屆仲夏藝術季在北京保稅藝術區正式拉開帷幕。作為首都文化貿易領域的重要品牌活動,本屆仲夏藝術季以"筑光為景"為主題,通過"定象—筑界—聚光"三階段敘事結構,陸續推出《2025當代坦培拉國際邀請展》、藝術家李皓個展《沖氣以為和》、時子媛個展《捕捉與挽回》等15場主題展覽及多個系列藝術活動,開啟持續近五個月的藝術盛典。
出席開幕式的領導和嘉賓有:中國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央美術學院原院長靳尚誼;中國油畫學會副主席、中國國家畫院油畫院副院長張祖英;中國油畫學會名譽理事、中央美院教授潘世勛先生;英國皇家肖像畫協會主席安東尼·康諾利、副主席安東尼·威廉姆斯;中央美院美術館原館長、新繹美術館館長張子康;首都文化科技集團黨委常委、總會計師齊英、中國國際經濟與文化交流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劉江、順義區文促中心主任董雪梅、順義文旅集團總經理于伯宇。
中國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央美術學院原院長 靳尚誼 致辭
中國油畫學會名譽理事、中央美院教授潘世勛先生 致辭
開幕式現場,備受業界關注的《2025當代坦培拉國際邀請展》率先亮相,來自全球在坦培拉領域以安德魯·懷斯、皮埃特羅·阿尼戈尼、鮑里斯·扎博羅夫、小尾修、潘世勛、曹吉岡、朝戈、劉孔喜、李曉剛等為代表的四十余位藝術家的60余件精品力作參展,集中呈現坦培拉這一古老繪畫技藝在當代藝術中的多元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英國皇家肖像畫協會主席安東尼·康諾利,副主席安東尼·威廉姆斯也攜作品參展并出席開幕活動,這也是該協會成立134年來主席首次到訪中國,標志著中英藝術對話邁入新的高度。
英國皇家肖像畫協會主席安東尼·康諾利 致辭
英國皇家肖像畫協會副主席安東尼·威廉姆斯 致辭
政策賦能打造國際化藝術樞紐
作為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北京)與天竺綜合保稅區雙核驅動的文化地標,北京保稅藝術區以“文化+保稅”創新實踐為引擎,聚合全球文物藝術品資源,全力構建國際文物藝術品流通聚集區。依托天竺綜合保稅區的功能載體優勢,藝術區率先打通“保稅展示—交易拍賣—倉儲物流”全產業鏈條,形成“展、拍、儲、貿”一站式服務體系,成為國內外藝術資源高效配置的核心樞紐。
通過政策賦能下的制度創新,藝術區在降低交易成本、簡化通關流程、延展保稅時效、擴大金融支持等關鍵環節實現突破,不僅激活了文物藝術品的跨境流通活力,更以平臺化運營推動中國藝術市場深度融入全球價值鏈。
北京首文科文創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輔倫 致辭
北京首文科文創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輔倫介紹,在北京保稅藝術區,藝術品可在“保稅”狀態下自由展覽、交易,暫緩繳納各種進口稅費,“無限期保稅”大幅降低運營成本,簡化進出口環節審批流程,支持“整進零出”“先展后稅”“境外回流”等創新貿易路徑。
2025年,北京保稅藝術區進一步深化政策銜接,推出分離式關稅保函業務模式,企業憑信用資質無需資金即可獲得銀行保函,進一步激活市場流動性,為北京“兩區建設”注入強勁文化動能。這一金融舉措不僅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壓力,還將吸引更多國際藝術機構將北京保稅藝術區作為全球交易的重要節點。這不僅增強了北京本土藝術市場的活力,更在全球文物藝術品流通體系中占據了更具話語權的戰略位置,為中國文化“走出去”與國際資源“引進來”構建了雙向通道。
文化引擎驅動國家戰略
作為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的重要抓手,北京保稅藝術區不僅承擔著藝術品貿易功能,更通過孵化原創IP、搭建國際論壇、培育青年藝術家等舉措,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
藝術區年近三年年均舉辦國際文化交流活動30余場,已然成為全球藝術界觀察中國、對話中國的重要窗口。近年來,北京保稅藝術區持續深化“國際文物藝術品保稅貿易”平臺建設,與平臺企業英國里森畫廊、當代唐人藝術中心、空白空間、李可染畫院藝術研修中心等多家藝術機構,共同推動跨區域聯合策展,助力中國藝術與全球市場的雙向奔赴。
北京保稅藝術區的實踐印證了政策創新與文化產業的協同效應,通過藝術這一無國界語言,搭建中外文明互鑒的橋梁,為全國文化中心建設貢獻了‘北京方案’。
第四屆仲夏藝術季將持續至10月底,期間還將舉辦多場學術論壇與公共教育活動。北京保稅藝術區正以制度創新為基,以藝術能量為翼,書寫文化貿易與城市發展的新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