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十年代,報名參軍應征入伍,成為適齡青年的首選。那個年代,你如果通過了征兵的體檢和政審,領到了人武部的《入伍通知書》,我敢說,你就是一個人生贏家。因為,當年,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踴躍報名參軍的青年,最后能夠穿上軍裝走進解放軍軍營大門的概率,一般不足百分之二三十。
當年領到了《入伍通知書》和一堆嶄新的軍隊被服裝備后,你根本不會考慮你將要乘坐什么樣的交通工具,到達你朝思暮想的部隊。無論是火車還是汽車,大家都不以為然,即使坐的是悶罐貨車,大家依然興奮。
這就是當年能夠光榮參軍入伍的新兵們的真實想法。
按照當年國家鐵路局“圖定”(按照固定的火車時刻表)的火車運輸計劃,軍隊的運輸一般都是利用貨車車廂和貨車線路來安排時間的。當年客車很少,也不允許客車運送軍隊(部隊調動的保密性和安全性)。所以新兵入伍和老兵退伍的運輸,基本都是利用貨車運送。
當然,貨車都是帶頂棚的全封閉悶罐車,每個車廂都帶氣窗的。這些車廂平日里可能都是用來運輸一些活物的,像軍馬、牛羊等等,所以需要透氣。也有一些悶罐貨車平時不太用,專門用來運輸軍隊的。
那有人問了,為什么不能用客車運送軍隊?當然可以了,只是一來當年客車太少,運送旅客剛剛夠用;二來客車制作費用高,成本大;三是客車線路都是經過城市,不利于保密;四是客車不經過兵站所在地,不易給軍隊提供飯食等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