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讀大學?
2025-05-25
我經常看到一些高校的改變,就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要讀大學?忽然想起余秋雨先生說過:"文化的密碼,藏在超越實用主義的精神褶皺里。"于是叩問自己:當我們談論讀大學時,究竟在談論什么?是謀生的船票,還是靈魂的地圖?
是為了找份工作?為了武裝自己?為了改變世界?
就業率其實是社會的問題。不是大學的問題。
大學一而再的為就業轉向,其實等于大學世俗化了,就如同董明珠講的,過去空調的競爭是研發,是創新,現在呢?空調進入了性價比時代,是一些討巧年輕人的微創新,至于核心則是復制?那么整個行業就會進入劣幣驅逐良幣。
就如同拼多多獵殺京東與淘寶。
那天,關于拼多多與字節跳動為什么沒能上桌開會。
大家認為主要原因是人在海外。
群里做電商的朋友講,若是拼多多能上桌,是時代的悲哀,因為拼多多是一家沒有價值觀的公司,是整個行業乃至中國經濟的毒瘤。
還有一點,人,只要身體被密集勞動給占用了,基本就等于對人生投降了,因為你沒有時間學習,沒有時間思考。
為什么打工人很難跳出來?
因為,腦袋被封上了。不允許進步了!人怎么才能進步?
用高一維度的思維來看待自己的生活?
辦公室里的掃地機器人常困在桌椅腿的迷宮里,讓我忽然讀懂了打工人的困境——當雙手被996的密集勞動縛住,當大腦被KPI的激光雷達設定了單維路徑,我們便活成了算法里的棋子。這讓我想起英超球員的第一視角鏡頭:在綠茵場上,持球者眼前是隊友的背影與對手的封堵,宛如置身人潮洶涌的火車站,要在千頭萬緒中找到傳球的縫隙。此時所謂"視野開闊",實則是跳出當下維度的思維躍遷。
抖音上有英超球員佩戴錄像設備的第一視角。
你看看,那種壓迫感。哪有什么視野?所以,我們自己困在井里是很難出來的。
除非,遇到更高能量的朋友,他們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站的高,他們看我們的問題,就是高一維度的,他們可以輕松幫我們畫一條線,你從這個位置出來,這里是個曠野……
正文完:
今天是寫日記的第4107天
已看電影推薦:《絕殺慕尼黑》
臺詞:“他們什么時候成了你兄弟了?”“一直都是,只是我現在才明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