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法治精神邂逅非遺文化,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5月24日上午,由江門市司法局、江門市文化館、蓬江區司法局及蓬江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等單位聯合主辦的民法典主題宣傳暨“非遺傳承·法治益企”活動在五邑華僑廣場·江門市文化館舉行。活動通過“法治+非遺”的創新形式,讓民法典宣傳“活起來”,讓非遺技藝“潮起來”,吸引眾多市民群眾參與其中。
活動在古琴悠揚中拉開帷幕。江門市司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宋宗杰在致辭中表示:“民法典是‘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非遺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將兩者深度融合,既是法治宣傳形式的創新突破,也是文化自信的生動實踐。”
活動現場,市司法局、市文化館、蓬江區司法局及蓬江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領導共同啟動民法典主題宣傳暨“非遺傳承·法治益企”活動,宣告活動正式啟航。
在非遺法治文化解讀環節,專業律師剖析知識產權保護、文化遺產傳承等法律法規對非遺產業的支撐作用。“通過法律手段保護傳承人的權益,才能讓非遺技藝代代相傳、生生不息。”律師的解讀引發在場非遺傳承人的共鳴。
活動現場分為“非遺文化展演”與“法治非遺互動長廊”兩大板塊,動靜結合、趣味十足。
周家拳剛勁演繹法治精神:市級非遺項目周家拳傳承團隊帶來武術表演,一招一式剛柔并濟,詮釋“法如拳風,守正不移”的深刻內涵,贏得觀眾陣陣喝彩。
“非遺+法治”互動體驗區和法律知識答題區人氣爆棚。“一邊學法律,一邊體驗非遺,這種普法方式太有意思了!”市民李女士贊嘆道。
法律知識答題區吸引眾多市民掃碼挑戰贏取非遺蓋章手賬等文創獎品。
在“東藝宮燈+法治”互動體驗區,市民將古代法諺繪入宮燈紋樣,點亮“法治之光”。
“蛋雕+法治”互動體驗區,用刻刀在蛋殼上雕琢法治格言,感受匠心與法治的交融。
非遺珍品見證保護成果,江門市文化館館藏非遺作品展區,講解員引導近距離欣賞東藝宮燈、白沙茅龍筆等非遺珍品,展現法治保護非遺成果。
蓬江區通過政府部門搭臺、非遺賦能、群眾參與,探索出了一條“看得見文化、聽得懂法律、帶得走知識”的普法新路徑。以文化賦能法治,讓普法“接地氣”“有靈氣”。下一步,蓬江區將繼續挖掘本土文化資源,推出更多“法治+非遺”特色項目,讓法治宣傳飛入尋常百姓家,為僑鄉高質量發展注入法治文化動能。
編輯 | 蓬江發布編輯部
來源 | 蓬江區司法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