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西青山綠水間,全省首批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試點之一的“玉都”信宜,正踐行別具特色的“百千萬工程”新型城鎮化創新發展之路。
▲現代活力之城“玉都”信宜。
▲信宜玉都新區山水公園。
在這里,華南師范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東新華發行集團相繼助力,華師礪儒高中、華師附屬信宜學校、廣外附屬信宜學校,還有信宜市新圖書館、“高校圖書館共建區”相繼建成投用;
在這里,中山大學與地方通力合作,共建中山六院粵西醫院/信宜市人民醫院,醫院全國排名在1年時間里躍升了480位,進入“三甲”醫院行列;
在這里,中建五局、中建八局、中建三局、中電建十一局、中鐵上海局、中鐵二十三局、中鐵七局等9家央企參與縣城建設項目比例達80%,玉都新區重點項目基本實現了當年開工、當年建成……
校地、院地、企地的創新合作模式,在借力建筑業央企和“雙百行動”推進中,增強了產業吸附力、民生承載力,繪就了山水共融新畫卷,擘畫了現代活力之城,讓當地群眾擁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深入實施“雙百行動”
https://mip.hclhbxl.cn/1QA3TJGRUA5707CZOZ47
https://mip.hclhbxl.cn/M5O547WKIFWTCPAYQZEX
https://mip.hclhbxl.cn/SK1W69QU8Q9I22R2NKGV
https://mip.hclhbxl.cn/1X0G389IC7FU1H8965M0
https://mip.hclhbxl.cn/F83TL2PWQBW4JVG9HYBW
https://mip.hclhbxl.cn/4BE9Y2RS1BXID2J2KZMT
https://mip.hclhbxl.cn/NJSPHDAV31SZCVC3V6JC
https://mip.hclhbxl.cn/91MHCQ2FQ26MHI1TPO9N
https://mip.hclhbxl.cn/20347Q94PRSS14ZGGNAC
https://mip.hclhbxl.cn/G3LAUHT5T0JW93EJU7E3
https://mip.hclhbxl.cn/X6T98427JE3WG7VKS5PT
https://mip.hclhbxl.cn/F9WXE3R8OW54TB0V9OCR
https://mip.hclhbxl.cn/RC3BU7OFGBA7YVV6Z2DG
https://mip.hclhbxl.cn/J84HZ8A618TAL4ITJT75
https://mip.hclhbxl.cn/4RR6OQ1FIZ205FONHKFM
https://mip.hclhbxl.cn/8CY8UYBUKCE4D4QVDAMA
https://mip.hclhbxl.cn/ZO8YUPO972HNSE1KDYSG
https://mip.hclhbxl.cn/FG7YTP87CL9J05UEJWHF
https://mip.hclhbxl.cn/I8ULJWV29A6N1V85C76X
https://mip.hclhbxl.cn/RYSYQIPA5RURZ03YXIT8
提升文化供給助力城鎮高質量發展
教育是新型城鎮化的重要驅動力。提升教育水平,能將人口規模優勢轉化為高質量人力資源紅利,為新興產業輸送專業技術人才,形成優質教育的“強磁場”效應,為新型城鎮化注入發展動能。
信宜認真落實省委“縣城要辦好高中、做強醫院”的要求,全力打造高品質“教育城”。在全省部署推進“百校聯百縣”背景下,與華南師范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開展深度合作,共建華師礪儒高中、華師附屬信宜學校、廣外附屬信宜學校,新增優質學位11400個。
▲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信宜學校。
??在創新合作辦學模式中,3所共建學校的正校長及1名副校長均由高校本部選派任職,引進優質教師資源和先進辦學理念、辦學經驗、管理辦法,最大限度滿足山區群眾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優質教育需求。
信宜還深度探索公共文化設施所有權和使用權分置改革,與廣東新華發行集團合作,采用“政府+企業”運營模式建成全省首個社會化全委托式管理縣級圖書館,高標準建成地方傳統文化和智能數據高度融合的全新型閱讀空間。
▲雙合公益圖書館。
新圖書館運營以來,進館總流量超過112萬人次,圖書借還總量87萬冊次,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總數2080多場次,極大豐富了人民群眾尤其是學生群體的文化生活。
▲信宜市圖書館內,市民倘徉在知識海洋中。
同時,信宜還以新圖書館為重要平臺深化產教融合,與華南師范大學合作,設立“高校圖書館共建區”,每年輪換一定比例圖書。攜手全市52家中小學,推行“圖書館+學校”館校合作模式,全面提升學生群體的公共文化服務供給質量。
院地合作守護健康
讓群眾有“醫”靠,讓人才落戶無后顧之憂
??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醫療服務提升扮演著多維度的核心支撐角色。不僅能夠讓群眾在家門口更有“醫”靠,全方位護航居民身心健康,更增強了城鎮對高素質人才的虹吸效應,解決人才扎根的后顧之憂。
信宜與中山大學合作,共建中山六院粵西醫院/信宜市人民醫院,在2024年三級醫院年度國考評價中排名提升了480名,指標等級從B前進到B++,進入“三甲”醫院行列,加快建設成為粵西桂東區域醫療中心。
▲中山六院粵西醫院。
??在全面提升醫院“硬實力”上,投資6.2億元建成投用醫院二期工程項目,新增床位570張。腫瘤防治中心歷時10個月建成投用,購置西門子PET/CT、西門子SPECT/CT等先進診療高端設備,服務腫瘤患者治療需求,結束了信宜沒有放療設備的歷史,避免了患者和家屬長期往返大城市的奔波勞頓。
??在提升醫院“軟實力”中,與中山六院建立高密度柔性幫扶機制,由中山六院遴選精兵強將,派駐院長、副院長等醫院管理團隊,首批10位高水平專家常駐信宜,發揮“傳、幫、帶、教”多維度作用,對內部人員開展標準化、規范化、實操性強的專業技能培訓,實現先進經驗的“帶土移植”和醫療技術的“內化吸收”。
2024年,中山六院粵西醫院/信宜市人民醫院總手術量例次19114,同比增長13.11%;四級手術量3590例次,同比增長40.56%;微創手術3246例次,同比增長18.94%。
央企深度參與城建
“又快又好”成重大項目鮮明標簽
信宜在推動“百千萬工程”、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從制度和激勵政策入手,激發了建筑業央企積極性,深度參與到縣城建設當中,相關項目參與度達80%以上,讓“又快又好”成為信宜重大項目建設的鮮明標簽。
民生項目建設的穩步推進,資金保障是重要基礎支撐。2023年信宜出臺《信宜市推動建筑業企業投身“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走深走實的若干機制》,建立公開透明的建筑業企業幫扶資源投入量化積分制度和激勵政策,為重點項目建設資金來源拓寬渠道,開啟央企地方合作加速度。
??在激勵政策加持下,信宜引進了中建五局、中建八局、中建三局、中電建十一局、中鐵上海局、中鐵二十三局、中鐵七局等9家央企,合作共建包括交通、公共服務、市政等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參與縣城建設項目比例達80%。其中,中建五局承建的南玉大道一期項目120天實現通車、擔綱設計與施工的懷鄉鎮美麗圩鎮建設工程,均創造了當年動工、當年完工的“信宜速度”。
▲馬安竹海。
同時推動的項目還有:新建6個山體公園,打通4條河湖水系,營造自然通風、活動休憩與防洪排澇于一體的藍綠廊道,構建韌性安全的海綿城市,形成“依山傍水、山城相融”特色。2022年來,投入10.21億元實施城區錦江河及16條河涌雨污混流老舊管網改造和黑臭水體整治,新增和改造污水管網112.27公里,城市污水收集率從29%提升到51%。
原標題:《“百千萬工程”三年初見成效 | 信宜走出“百千萬工程”新型城鎮化創新發展之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