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李書恒 通訊員 王玲華 /文圖
日前,鄭州市二七區隴西小學先鋒路校區成功舉行2024—2025 學年第七期(總第九十五期)校長論壇。本次論壇以“人工智能賦能教學 助力學校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深入探討了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創新應用,為未來教育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活動中,先鋒路校區三位教師代表分享書籍《活在課堂里》。隨后,執行校長賀磊分享本期論壇主題“人工智能賦能教學 助力學校高質量發展”。教育智能化轉型需堅持“技術為人服務”原則,構建“人類教師主導-AI系統賦能-學生主體發展”的新型教育范式。建議學校從具體場景切入,建立“試點-評估-推廣”機制,重點關注技術應用的教育增值效應,避免陷入“為AI而AI”的誤區。
特別邀請了57中西校區宋金營校長分享“AI在教學中的運用”。知識圖譜構建:通過AI分析百萬級錯題數據,繪制學科能力圖譜;自適應學習路徑:如某智能教育平臺實現90%學生單元學習時長縮減30%,平均掌握度提升至85%。57中西校區李靖老師和賈金瑞老師,分別分享在數學、語文課堂中怎么使用AI,以及教研組怎么使用AI。
各校校長及中心校領導針對人工智能賦能教學進行深入探討。 “AI不是替代教師,而是為教育插上翅膀——通過智能批改、學情分析等工具,教師能更精準關注學生個性化需求,讓因材施教從理念走向常態?!薄皬摹涷烌寗印健當祿寗印?,AI助力學校構建科學決策體系:課堂反饋、作業數據、成長軌跡……每一步優化都有據可依。”
最后,馬寨中心校校長臧喜賓講到:人工智能打破課堂邊界,AI助學助手等應用,讓鄉村學校同樣享受優質資源,這是促進教育公平的重要契機?!?“打造‘AI+教育’生態,需跨出技術本身:教師培訓、課程重構、倫理教育缺一不可——技術是手段,人的成長才是終點。”在“算法賦能教育”的時代,各個學校要積極擁抱數字化變革,以技術為翼,讓教育更智能、更高效、更溫暖。
本次分享會不僅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寶貴經驗,也為數字賦能的進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未來,隨著AI技術的不斷成熟,二七區馬寨鎮各小學也將邁向更加個性化、智慧化的新階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