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將至,奉賢區金匯鎮墩頭村200余戶村民迎來了一年中的忙碌時節。端午掛艾草、菖蒲的習俗,如今化作田間地頭的豐收圖景——家家戶戶忙著采收、捆扎這些承載著傳統習俗與致富希望的作物。
清晨薄霧中,七旬老人施錦明已在河道邊勞作多時。隨著鐮刀翻飛,菖蒲特有的清冽氣息隨晨風散開。“艾草暖胃祛濕,菖蒲形如利劍驅邪,這是祖輩傳下來的智慧。”老人輕撫著剛割下的菖蒲說道。在他身后,整筐帶著露水的菖蒲正待進入下一道工序。
在村民曹翠英家的庭院里,一家人正默契配合著傳統捆扎工藝。年輕人負責分揀艾草,年長者將菖蒲與艾草按特定比例捆扎。“兩株艾草配三根菖蒲,寄托著‘拂塵掃穢、利劍鎮宅’的寓意。”曹翠英手指翻飛間,一束束飽含民俗深意的門掛逐漸成形。屋內堆放的成品已逾千束,特有的草木清香盈滿廳堂。
據墩頭村農副主任盛青介紹,全村30%的農戶參與艾草菖蒲種植,戶均年增收1至2萬元。目前,該村種植規模約25萬株,與周家村、梅園村、樂善村共同構成金匯鎮端午特色農產品產業帶。這些承載著傳統文化因子的青綠作物,正在悄然成為鄉村振興的新紐帶。
記者:季千滟 蔡范奕
視頻號制作:朱子元
通訊員:翁浩杰(金匯鎮)
編輯:王鵬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