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鄧浩志
廣州樓市近況
五月的樓市,繼續在降溫。一起來看看最近的樓市數據。五一小長假,市場出現短暫的爆發性復蘇。這個我們之前分析過,和五一節點有關,也和最近新盤新貨加速集中推售有關。但五月第二周,廣州樓市周度平均成交量已經回到了四月的均值水平,要知道4月在關稅的影響下,市場是急劇降溫的。而第三周則延續弱勢,周均認購環比繼續下滑5%。第四周情況也在延續。而客戶到訪量方面和成交情況相仿。(以上數據源于廣州兩家頭部一手銷售代理公司)
圖片源于網絡
總的來說,4月和5月份的整體成交量明顯弱于今年1~3月份。另外值得關注的是,別看成交總量跌得不算特別厲害,但全市總量其實是靠幾個市區全新樓盤帶動的。比如保利天河和琶洲的新盤,越秀地產在海珠的新盤,還有綠城的兩個新盤等等。而在郊區的樓盤,特別是遠郊樓盤,都十分不理想。或者那些不是全新的樓盤,而是滯銷的老樓盤,情況都不理想。
二手市場的情況也基本也類似,主要呈現兩大特征,一是二手掛牌量繼續增長,根據市場占比最大的某二手中介最新數據顯示,廣州二手房掛牌量已經接近20萬套,大幅突破去年底的18萬套的數字。而且近期二手成交價格下滑非常明顯。二手價格下跌,和新房使用率不斷提高,造成兩者間出現了價值重估。
綜上所述,廣州要考慮盡快出臺進一步的支持政策。不要等市場徹底降溫再搞,到時候肯定要花更大的力氣。
房地產市場“趨穩”?別被忽悠了
近日,有媒體采訪某專家,引用其觀點說:房地產市場今年有望逐步趨穩,銷售下行幅度將明顯收窄。專家的話聽起來很專業,有道理,其實是一通廢話。為什么是廢話呢?因為中國新建商品房交易總規模已經由2021年峰值的18萬億,跌到2024年的9.6萬億,而今年預計總規模只有8萬億左右。也就是說當前的房地產市場總規模只剩下當年的零頭了。
換個角度思考,也就是說總規模再繼續怎么下滑,哪怕跌到只剩下0,下跌的總規模都不會比之前的更大。所以,銷售下行幅度將明顯收窄就是一句真實但沒有用的廢話。
換個角度,如果我們不談絕對規模,談下跌比例,道理其實也很類似。過去四年,樓市跌幅這么大,就算政策不干預,也很難再繼續保持這么大比例的長時間下跌了。要知道市場是有無形的手在操控的,超漲會回調,超跌也會有反彈。前幾年市場不佳,無論土地供應,還是新開工,新開發規模都已經大幅下跌。供應的自動減少,市場會自行實現供求平衡。
所以,真心想了解經濟發展趨勢或者預測房地產走勢的朋友們,絕對不能只聽又穩又好的結論,也不能只看專家的結論和貌似客觀的表面數據。因為數據盡管是客觀的,但很多時候數據就像一個“小姑娘”,或者任人打扮,或者只是截取她最美的一面。想了解樓市更多更真實的情況,歡迎繼續關注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