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每個家庭的“靈珠”,然一上學,嘿,立馬變身“魔丸”,讓爸媽們頭疼不已。這背后的“大反派”,非學業(yè)拖延莫屬!學業(yè)拖延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意地延遲完成預期的學習任務,引起消極的情緒體驗。學業(yè)拖延不僅影響青少年的學業(yè)成績,還可能引發(fā)一系列心理健康問題,如焦慮和抑郁。
研究發(fā)現(xiàn),青少年學業(yè)拖延與家庭關系之間存在復雜的互動關系。家庭作為青少年成長的重要環(huán)境,其關系質量對青少年學業(yè)行為有重要影響,而學業(yè)拖延也可能對家庭關系產(chǎn)生反饋作用。然大多數(shù)家庭都認為“拖延”是一個時間管理問題或者是品性問題,但事實上“拖延”是個復雜的“心理小魔丸”!
壹
學業(yè)拖延的“心理小幫手”
缺乏自信:
孩子心里想,“我行嗎?我怕不行吧!”
缺乏自我約束力:
就像小貓釣魚,一會兒追蝴蝶,一會兒捉蜻蜓!
時間知覺能力:
孩子的時間觀念,就像被施了魔法,總是慢半拍!無法正確評估做某一件事情,需要花費多少時間。
時間管理能力:
計劃?那是什么?
缺陷完美主義:
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但結果往往是……啥也沒做!
貳
家庭里的“拖延制造機”
研究表明,拖延行為和五種家庭傾向——施壓、懷疑、控制、依附、疏遠——是“好基友”。這五種傾向啊,就像五把“隱形刀”,悄悄削弱了孩子的自信,降低了孩子的自尊,讓恐懼占據(jù)了孩子的內心,拖延也就趁虛而入了。不過別擔心,這五種傾向家家戶戶都有點,關鍵是要意識到,并及時糾正,讓“愛”成為戰(zhàn)勝拖延的“魔法棒”!
叁
和“拖延小妖精”斗智斗勇
不起作用的做法:
啰嗦成監(jiān)工:孩子啊,你作業(yè)寫完了嗎?寫完了嗎?寫完了嗎?(孩子:我耳朵都快長繭了!)
責備、嘲弄:你現(xiàn)在不努力學習,將來就去掃大街吧!(孩子:那我直接“躺平”算了!)
代替完成:孩子啊,這題太難了,我來幫你做吧!(孩子:那我干啥?)
馬后炮:我早就告訴你會是這樣的結果!(孩子:你就是說我不行!)
起作用的做法:
培養(yǎng)成長心態(tài):孩子,你努力的樣子真帥!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哦!(孩子:那我再試試!)
保持個人立場:孩子,你的成績不是我衡量自己的標準!(孩子:那我輕松多了!)
注意神經(jīng)認知差異:孩子,你的大腦還在發(fā)育,咱們慢慢來!(孩子:那我放心了!)
協(xié)作態(tài)度:孩子,咱們是伙伴,一起打敗“拖延小妖精”!(孩子:好嘞,一起上!)
策略彈性:嘮叨、威脅不管用?那就試試分享快樂吧!(孩子:這個好玩!)
記住最重要的事:孩子,咱們要的是成長,不是消滅拖延!(孩子:那我懂了!)
肆
對父母的“貼心小建議”
設定目標,記得用SMART法則!可以先從小目標開始試試!
幫孩子搞清楚他需要多少時長來完成一件事情
記住,過程獎勵更重要
切記,任務的主人是孩子自己
尊重孩子自己做決定的權利
別讓完美主義成為攔路虎
和孩子一起聊聊他們的恐懼,也別忘了你的
用好奇心去聆聽孩子的心里話
別忽視了可能的健康問題(如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
結語
面對孩子的學業(yè)拖延,家長們需謹記拖延不是“魔丸”的錯,也不是“靈珠”的墮落,反而是孩子的求救信號。我們應該深入理解拖延行為背后的心理緣由,積極調整家庭中的互動模式,采取既科學又有效的策略來應對。家庭環(huán)境的支持性與孩子們學業(yè)拖延和心理健康密切相關,因此作為父母,我們的首要任務是給予孩子充分的支持、鼓勵與理解,讓他們在遭遇挑戰(zhàn)時能夠滿懷勇氣,勇往直前。在面對孩子學業(yè)拖延問題時,我們也不用過于焦慮,靈活運用各種策略,有用的多用,無用的堅決不用。
上海市衛(wèi)健委健康科普專項(項目名稱:小學低年級學段“健康日”科普教育課程構建;項目編號:JKKPZX-2024-A05)
作 者:徐培青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瑞金醫(yī)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