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門口懸掛艾草菖蒲,是玉林市民過端午的一種傳統習俗。端午節臨近,記者走訪發現,艾草菖蒲從菜市場走向了花店,一把新鮮的艾草菖蒲,搭配上不同的花材及配飾,經過修剪和包裝,搖身一變,成了頗具端午氛圍的新中式艾草花束,吸引了不少年輕消費者。
新中式“端午花束”吸引年輕消費者。
“必須曬曬我的這束艾草門掛,太有儀式感了!”日前,市民陸女士在社交平臺上曬出自己網購的艾草菖蒲掛飾,“商家寄來時里面有15支新鮮艾草,5支菖蒲,1個香包,2張端午卡片,還有包裝紙和麻繩,收到貨后自己DIY一下就OK啦!”陸女士告訴記者,這束頗具端午氛圍的掛飾共花費18元以及10余分鐘時間即“大功告成”。
記者在某社交平臺上看到“艾草門掛”“艾草花束”“端午節花束”成為熱門話題,不僅有艾草門掛等分享筆記,還有不少制作艾草花束的教程視頻,吸引不少網友圍觀及點贊。在網購平臺上,此類花束的售價在十幾元至八九十元不等,搭配的品種越豐富,花束的價格則越高。在一家銷售2萬+的店鋪內,一款售價16.8元的艾草門掛最為暢銷,店家告訴記者,此款門掛包含艾草15支、菖蒲5支、六角竹編1個、端午安康卡片1張及絲帶捆繩,“寄出的僅是材料,收到貨后需自己動手包扎”。
“以往菜市場售賣的艾草菖蒲每把只需兩三元,如今經過包裝成艾草花束后能賣到每束十幾元甚至幾十元,說明當下年輕人的消費觀頗講究‘儀式感’。”花店老板陳先生表示,年輕人在愛上艾草花束、艾草門掛的同時,也在重新愛上端午的習俗文化,“他們用自己的審美和方式賦予傳統節日新的儀式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