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27日),區委副書記、區長劉平主持召開區政府第106次常務會議,會上聽取了區建管委關于制定《長寧區城市更新2025-2027年行動計劃》的情況匯報。
區領導白雪茹、陸浩、陳琦出席。
為推進“四力四城”建設,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精品城區,長寧堅持把城市更新作為推動轉型發展、提升城區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戰略舉措。在總結過去城市更新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區建管委制定了《長寧區城市更新2025-2027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為《行動計劃》)。《行動計劃》聚焦區域、分類梳理,重點開展城市更新六大行動,助力打造“上海硅巷”科創街區,推動虹橋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片更新,充分發揮東虹橋區域更新示范帶動作用。
劉平指出,加快推進城市更新是踐行人民城市理念的內在要求,也是提升城區功能品質的重要途徑。下一步,區建管委要按照三年行動計劃完善工作推進機制,做好統籌協調和跟蹤評估,確保任務落地落實;區發改委、區規劃資源局和區財政局要主動對接指導,做好城市更新相關政策和資金保障工作;各項目牽頭單位要壓實主體責任,加快推進工程項目建設,力爭工程早落地、早開工、早見效。
為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進一步推進政務公開,本次會議還邀請了3位公眾代表列席。公眾代表們結合自身工作經驗發表了意見和建議。
上海創邑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永杰
建議針對區域更新重點區域嘗試試點單元實踐,更有針對性地探索更有彈性的土地管理政策;強化跨層級國有資產協同機制,探索“收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創新模式。針對產業更新重點區域,推動“空間更新—產業煥新—場景創新”三新聯動;構建“孵化器—加速器—總部基地”的科創載體鏈條;完善人才、資本、數據等要素的生態化配置體系。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長
孫娟
建議聚焦東、中、西片區功能分工,做實更新體制機制,落實更新主體責任,強化虹橋地區貿易功能特色,進一步培育數字貿易產業生態;聚焦虹橋商圈打造國際消費集聚地,打造一批慢行友好的街區消費場景;探索城市更新可持續機制創新,做實“上海硅巷”科創街區產業運營平臺,推進“背街小巷”等“非標空間”提升改造。
高級工程師、注冊城鄉規劃師
蘇甦
建議規劃實施層面協調好空間與時序,有條件的更新項目可以在一定空間范圍內統籌研究,打破項目類別的邊界,跨部門、多主體間做好項目銜接;切實用好存量空間,在城市更新資源運營方面打造更多精品項目;做好城市更新政策、機制、案例的宣傳推廣,進一步強化公眾參與,使市民充分理解、全過程參與到城市更新中來。
區建管委對公眾代表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進行了回應。區建管委與區城市更新辦將進一步完善工作推進機制,推動政策研究、問題解決和項目落實,做好服務協調和跟蹤評估,推動各項任務落地;同時,加強對成功案例、示范項目的宣傳宣介,讓企業、群眾看到實惠、共享成果,營造全社會支持和參與城市更新的良好氛圍。
撰稿:譚奕茂
攝影:湯嘉駿、杜永超
編輯:竺嘉茹
責編:高 琴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