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腕管綜合征?
簡單說,就是你手腕里的一根神經主干道被擠到了!
我們手腕有個狹窄的管道(腕管),里面走著負責手部感覺和運動的正中神經。如果管道里堵車(比如水腫、肌腱發炎、長了小囊腫),神經就會被壓迫,導致手麻、疼、無力,這就是腕管綜合征,俗稱鼠標手。
二、哪些人容易中招?
1. 長期敲鍵盤、用鼠標的打工人:手腕反復彎曲用力,比如程序員、會計、美甲師。
2. 孕期女性:孕期水腫可能擠壓神經,約30%孕婦會出現癥狀,產后多能緩解。
3. 富貴體質人群:肥胖、糖尿病患者,神經更容易受傷。
4. 關節病患者:類風濕關節炎、甲狀腺功能減退者,腕管內容易發炎腫脹。
5. 愛做精細活的人:鋼琴家、十字繡愛好者、攀巖者,手腕過度使用易勞損。
三、典型癥狀:這4種感覺很可疑!
手指麻麻刺刺:像戴了塑料手套,尤其是拇指、食指、中指最明顯。
夜間痛醒:睡覺手腕彎曲,壓迫加重,常被麻醒,甩甩手才舒服點。
握力變弱:拿筷子夾菜會掉,擰瓶蓋費勁,甚至拿不住手機。
手疼放射到胳膊:從手腕到前臂像被電到,打字、握方向盤時加重。
四、怎么確診?
? 敲一敲:醫生用手指敲你腕橫紋,若手指麻刺感明顯,可能陽性。
? 掰手腕:雙手手腕同時彎90度,1分鐘內手麻加重,說明神經受壓。
? 進一步檢查:做神經傳導測試或超聲/核磁共振(看腕管內有沒有長東西)。
五、治療分輕重,先試這幾招!
▍輕癥首選保守治療
1. 戴護腕固定手腕:晚上睡覺戴,保持手腕平直,減少神經壓迫,堅持1-2個月。
2. 少做傷腕動作:暫時別用鼠標、打字,避免拎重物、長時間屈腕(如玩手機)。
3. 打消腫針:醫生往腕管里打類固醇藥物,減輕腫脹,緩解率約50%,但可能復發。
4. 做手部解壓操:
-伸直手臂不要彎曲,掌心向下,盡量將手腕向下彎曲,同時保持手肘伸直,另一只手輕輕將手掌向身體方向拉伸,保持拉伸10秒。
-將有疼痛的一側手臂放在桌上,放松上臂,手肘需要貼著桌子,另一只手將疼痛側的手向下壓,同時嘗試使用疼痛側手將另一只手往上頂保持10秒。
- 握拳放松:緊握拳頭5秒,再慢慢張開,重復10次,每天3組。
▍嚴重時需手術
如果出現肌肉萎縮、長期麻木不緩解,醫生會建議手術。
六、重點!如何預防腕管綜合征?
調整辦公姿勢:
使用鍵盤時應保持手腕處于正中位(手與前臂平直或稍低),嚴禁手高于前臂或腕關節背伸。鍵盤位置宜低,使手略低于肘,并可在腕下使用支撐墊。
定時活動手腕:每小時花2分鐘做轉手腕+手指操,比如握拳再張開,手腕正反繞圈。
控制體重+管理慢性病:糖尿病患者需嚴格控血糖,肥胖者減重可降低神經受壓風險。
孕期護理:避免長時間握手機,水腫嚴重時抬高手臂,促進血液回流。
手腕不舒服別硬扛,早調整姿勢、早護理,嚴重時及時就醫,別讓鼠標手變成麻煩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