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鐸精于詩文書畫,尤以書法成就最高,被后人尊稱為“中興之主”、“四百年來第一人”、“神筆王鐸”。王鐸師法二王,意在與古人融合,傅山評價說:“王鐸四十年前字極力造作,四十年后無意合拍,遂能合拍。”他在時代的大變動中,于五十歲以后完成了書法自化,形成了“尚態”、“尚力”的自我面貌。
王鐸行書《贈敷五文語》 綾本
匡時2014秋拍成交價1260萬元
釋文:敷五玉立年,又謙度沖襟,對之知為木雞。雙璧瑩徹,圭璋特達,又能善藏其璞,世業駿蓄,必有以弘賁無窮。勉焉孳孳,吾雖懵懵老樗,尚欲舉□以賀也。
《行書贈敷五文語》書于順治八年(1651)辛卯,王鐸時年六十歲,已經垂垂老矣。在政治上他似乎已很難再有甚么大作為。這年三月他上疏言尊師重道,請幸學釋奠事。四月四日他受命祭告華山,并于四月十五日出發,至六月初祭畢下山后,他便向西行進至甘肅、四川等地,直到十二月初六回到故里孟津。這時的王鐸已經抱病服藥,此后他便居住在家,至第二年去世。所以這件作品是王鐸極晚年時所寫,也可看出他的書法藝術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
王鐸此作所書的內容并不甚易解,這大概是在祭華山前后贈送給某位朋友的勉勵之語。其中不難看出王鐸自稱“懵懵老樗”,感嘆衰老,對年輕俊彥寄予厚望。時間雖晚,氣象不減,那種氣貫長虹的筆勢絲毫不減當年。
王鐸在取法上,獨尊羲獻,他說“予書獨宗羲、獻,即唐宋諸家皆發源羲、獻,人自不察耳。”他從二王、顏、柳、懷素、張旭、米芾等古代諸家而出,提煉和拓展、豐富了前人的技法,以流動的用筆,多變的結體,將其個性化的風格融入到前人的成就中,創造出了超越前人的書法高度,使書法作品產生了強烈的運動感與視覺沖擊力,成為晚明浪漫主義書風的代表人物。
王鐸《行書贈敷五文語》因是給友人贈言,更是達成了書法與內容的統一,只是在王鐸的筆下,這絕不是忸怩之態的溫聲細語,而是金聲玉振的大雅之音。
『楚王山書畫院 』搜集整理
內容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