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我軍現役最高軍銜為上將,而1955年軍隊首次授銜時,卻有元帥和大將,接下來才是上將。到了1988年,軍隊再次授銜的時候,元帥和大將就取消了。
那么,我軍軍銜的演變,到底經歷了一個什么樣的過程,取消元帥和大將軍銜,軍委又是如何考慮的呢?未來,我軍會不會恢復元帥和大將軍銜呢?一切還得從頭說起。
1955年,為了進一步加強正規化管理,我軍仿照蘇聯的軍事制度實行軍銜制,評選出了10位元帥、10位大將和55名上將,還有中將175名,少將798名。
實際上,軍委最初的方案里,還設有大元帥一銜的。因為蘇聯和朝鮮都設有這一軍銜,分別是斯大林和金日成擁有。而我軍大元帥軍銜非毛主席莫屬。他是中共中央總書記,軍委主席,當選也是眾望所歸的。
但是,毛主席卻拒絕了,他對前來匯報評銜工作的彭德懷、羅榮桓,以及宋任窮等同志說:“你們搞評銜,是很大的工作,也是很不好搞的工作。根據國際國內的經驗,我這個大元帥就不要了,讓我穿上大元帥的制服,多不舒服嘛!到群眾中去講話、活動也不方便。”
就這樣,新的評銜方案中,就沒有了大元帥這一銜。而從戰火硝煙中走出來的各級將領,都獲得了相應的軍銜,我軍正規化建設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1965年5月,中央召開了一次特殊的會議,一些老帥和開國將軍們悉數到場,會議研究的主題只有一個:取消現行的軍銜制。
此時,軍銜制已經實施10多年了,無論是我軍正規化管理、還是外事出訪等等,都展現了強大的生命力。
而這次會議取消授銜,原因就是實行軍銜制后,導致慢慢出現了等級觀念,有些場合過于強調軍銜差異,讓很多同志慢慢脫離了群眾。
同時,一些軍銜高的同志也開始搞特殊化,銜大一級壓死人……等等這些,都嚴重損害了部隊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因此,毛主席和黨中央決策,軍隊取消軍銜制。
1965年5月23日,中央軍委下發了《關于軍隊實行革命化、戰斗化、群眾化的決定》,其中一項重要的內容就是規定取消軍銜制。就此,這一實行了10多年制度被取消。
只不過,取消軍銜制以后,弊端再次顯現出來。因為大家領章都是一樣的,部隊管理中出現了混亂的情況,有些戰士不認識其他營的營長,有些新兵干脆就不認識團長……導致見面的時候也不敬禮,也不打呼,作風變得越來越散慢。
特別是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一個連隊所有干部都犧牲了,上級派另外一個連的副連長來指揮。結果,連隊剩下的戰士都不認識他,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不是上級派來的,指揮起來十分麻煩。
軍隊將領出訪的時候,因為外國軍隊講究對等接見,我軍人員沒有軍銜造成了很大麻煩。等等這些,都要求部隊必須再次實行軍銜制,因此,這一制度在1988年重啟。
但是,在設置軍銜的時候,取消了元帥和大將這兩個銜級,最高軍銜設為上將,軍委是如何考慮的呢?
主要的考慮就是,元帥和大將的軍銜,應該授予那些功勛赫赫的開國元勛們,而當時這批將領,拋開職務外,在資歷上都無法與過去的元帥和大將比。因此,軍委果斷決策,不再設元帥和大將軍銜,顯示歷史的尊重。
那么,將來我軍還會不會再設元帥和大將呢?這就不好說了。國家建設的進程中,沒有人民軍隊的保駕護航是不行的,能不能恢復元帥和大將銜,要放在國家歷史進程中來看。
當前,國際局勢風云變幻,我國勢必要面臨各種各樣的艱難險阻,也必須面對強敵的挑釁和干擾,人民軍隊必須隨時準備打仗,捍衛國家主權。經歷過戰爭洗禮的各級指揮員,那可是有功勛的,也說不定會被授予更高軍銜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