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個問題:本科、碩士畢業即失業,35歲職場危機近在眼前,反倒是中專大專生早早端穩了飯碗……
在學歷瘋狂貶值的時代,為什么還有那么多家長,即便經濟條件有限,依然執著地將孩子推上“雞娃”的獨木橋?
是觀念滯后,還是另有隱情?
1
打開招聘軟件,算法精準推送著一條條令人焦慮的信息:某互聯網大廠裁員30%,清北畢業生扎堆街道辦,海歸碩士應聘社區干事……
曾經被視為“天之驕子”的本科、碩士生,如今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就業壓力。
更令人擔憂的是,即便僥幸進入職場,35歲的“職場生死線”也如達摩克利斯之劍般高懸頭頂,體制外的工作,似乎都成了“青春飯”。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技術門檻較高的中專、大專專業,畢業生反而成了香餑餑。
在制造業重鎮,高級技工的缺口高達百萬,企業開出高薪卻一工難求;
在養老產業蓬勃發展的今天,護理專業的畢業生還沒畢業就被預訂一空。
這些案例,似乎都在印證著“學歷貶值,技能吃香”的新趨勢。
然而,現實的殘酷與家長的認知卻存在著巨大的錯位。
在家長群里,流傳最廣的依然是“清北復交”的喜報,是“別人家孩子”被名校錄取的榮耀。
當被問及“是否考慮讓孩子讀職校”時,大多數家長的第一反應依然是搖頭,在他們心中,大學文憑依然是通往美好未來的“唯一門票”。
2
這種認知錯位,背后是深深的時代烙印和群體焦慮。
對于60后、70后家長而言,他們親身經歷過“知識改變命運”的黃金時代。
在那個年代,大學文憑是稀缺資源,是跳出農門、改變階級的“金鑰匙”。
他們中的很多人,正是憑借著學歷優勢,實現了人生的跨越。
因此,在他們看來,教育投資是穩賺不賠的“買賣”,而“雞娃”則是為孩子未來保駕護航的“最佳方案”。
這種觀念,在當今社會依然有著強大的慣性。即使看到“學歷貶值”的新聞,家長們也傾向于將其解讀為“個別現象”,或者“別人家孩子”的問題。
他們更愿意相信,只要孩子足夠優秀,考上名校,就依然能夠復制自己的成功路徑。
更深層次的原因,在于家長對未來的不確定感。
在快速變化的時代,職業更迭速度加快,傳統行業面臨沖擊,新興職業層出不窮。
面對這種不確定性,家長們感到迷茫和焦慮。他們不知道未來什么樣的工作才是“鐵飯碗”,也不知道該如何為孩子規劃人生。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只能選擇最熟悉、最“安全”的方式——通過“雞娃”獲取高學歷,來抵御未來的風險。
3
要破解“學歷貶值”與“瘋狂雞娃”的困局,需要家長、社會共同努力,完成認知的升級和行動的轉變。
家長需要理性看待教育投資。在北京,一個普通中產家庭,從孩子出生到大學畢業,教育支出輕松突破200萬。
這筆錢,可能掏空一個家庭的積蓄,甚至背上債務。但換來的,可能只是一張越來越不值錢的文憑。
我認識一位海淀媽媽,孩子在國際學校讀高中,每年學費25萬,加上補習班、夏令營,一年花費超過40萬。她苦笑著說:“這哪是投資教育,分明是燒錢買心安。”
更殘酷的是,這種“燒錢式”教育,正在加劇教育不公平。
在縣城,很多家庭年收入不足10萬,卻要花掉一半收入給孩子補課。他們不是不知道“學歷貶值”,而是不敢拿孩子的未來賭博。
就像我的表姐,在縣城當老師,她常說:“這里的孩子,除了考大學,還有第二條路嗎?”
社會需要提供更多元化的成才路徑。
在德國,很多年輕人選擇職業教育,他們開著奔馳寶馬去工廠上班,收入和社會地位絲毫不輸白領。
在日本,高中生可以自由切換大學和專門學校,藍領工人的年薪可以達到50萬人民幣。
這些國家,不是沒有學歷焦慮,而是構建了更包容的社會評價體系。
4
反觀我們,職業教育被貼上“差生收容所”的標簽,技術工人被視為“失敗者”。
這種偏見,讓家長寧愿讓孩子在寫字樓里拿5000月薪,也不愿讓他們在車間拿8000高薪。
要改變這種現狀,需要政府、企業、學校三方聯動:
提高技術工人待遇,打破職業天花板,讓藍領也能體面生活;
改革職業教育體系,讓職校生也能考研究生、當工程師;
更重要的是,扭轉“唯學歷論”的社會風氣,讓不同職業都能獲得尊重。
我們需要重新定義“成功”。
有00后女孩,職高畢業后當美甲師,現在開了三家連鎖店,月入十萬。她沒文憑,但有審美、有手藝、有商業頭腦。
有個90后小伙,職校學汽修,現在成了改裝車網紅,粉絲百萬。
他們的人生,沒有名校光環,但活得比很多白領精彩。
成功不應該被格式化。能考進名校固然好,但考不上也不代表人生失敗。與其逼孩子刷題,不如幫他找到熱愛。
也許他喜歡做飯,可以當廚師;喜歡汽車,可以學汽修;喜歡寵物,可以學獸醫。
這些職業,或許不夠“體面”,但能讓他養活自己,活得快樂,這不就是教育的終極目標嗎?
回到最初的問題,學歷貶值時代,為何家長仍在“雞娃”?
答案或許復雜,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盲目的“雞娃”,已經不再是通往幸福的“捷徑”。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我們需要的是理性、勇氣和智慧,去探索更適合孩子的成長之路,去擁抱更加多元和包容的人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