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助駕駛“破圈”,近在咫尺。
6月1日,元戎啟行CEO周光在粵港澳大灣區車展“2025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上發表演講,宣布元戎啟行的VLA模型即將推向消費者市場。周光透露,該模型主打防御性駕駛,擁有四大核心功能,分別是空間語義理解、異形障礙物識別、文字類引導牌理解、語音控車,這些功能將隨VLA模型的量產逐步釋放。
元戎啟行CEO 周光
VLA模型的四大核心功能,讓AI汽車更全面地了解駕駛環境,準確預測潛在駕駛危險因素,顯著提升輔助駕駛的安全性,成為復雜場景的六邊形戰士。
空間語義理解,相當于為AI汽車裝上 “透視眼” 。專為破解橋洞通行、公交車遮擋視野等動靜態駕駛盲區場景設計 ,全面還原、了解駕駛環境,精準破解盲區駕駛風險。
例如,在橋洞道轉彎場景中,VLA模型能夠識別轉彎標識與前方橋墩,憑借強大的空間分析能力,它會理解左前方有盲區豁口,并執行“自車經過時需注意減速,避免突然出現的車輛或兩輪車”的駕駛決策,避免碰撞風險,同時向用戶展示其決策的思考過程。
VLA核心功能-空間語義理解
異形障礙物識別,如同“駕駛萬事通”——對駕駛過程中出現的各類障礙物了如指掌,理解障礙物背后隱藏的駕駛動機,準確預測潛在危險因素,行駛更安全。
例如,駕駛中遇到載貨三輪車,VLA模型首先識別出前方載具為三輪車,進一步分析后,得出障礙物具體類型為“載貨三輪車”,結合實時路況信息,最后輸出“前方為緩慢行駛的載貨三輪車,請避讓繞行,并保持橫向安全距離”的駕駛決策行為。
VLA核心功能-異形障礙物識別
文字類引導牌理解,堪稱 “路況翻譯官”—— 讓 AI 汽車不僅能 “看見” 道路標識,更能 “讀懂” 文字背后的通行邏輯,讓復雜路況決策如 “開卷考試” 般從容。
例如,面對左轉待行區、可變車道、潮汐車道等 “動態規則路段”,VLA模型能夠讀懂字符與圖標的含義,高效匹配實時路況。在多車道復雜路口選道直行的場景中,能夠準確識別車輛前方的文字及圖案標識牌,準確找到直行車道,并執行操作。
VLA核心功能-文字類引導牌理解
語音交互控車——擺脫“機械式”交互,成為“聽勸好司機”,與用戶高效交流,根據語音指令做出對應的駕駛決策,交互更擬人,體驗更舒適。并且當用戶意愿與導航信息相沖突時,VLA模型會優先采納用戶意愿。
例如,在擁堵道路通行時,VLA模型識別到右側直行道路擁堵,且持續有兩輪車從右側車流中竄出,通過思考后,VLA模型考慮到駕駛的安全性,輸出“貼左邊行駛會更安全”的決策,并通過語言功能詢問用戶是否需要貼左邊車沿行駛。當用戶回復“貼左邊行駛”時,VLA模型將直接控制車輛發起“車輛往左靠邊行駛”的決策。
VLA核心功能-語音交互控車
目前,元戎啟行已完成VLA模型的真實道路測試,首款搭載VLA模型的車型即將上市預計今年將有超5款搭載元戎啟行VLA模型的AI汽車陸續推入市場。其中,VLA模型將率先搭載在NVIDIA Thor芯片上,后續元戎啟行還將通過技術優化,讓VLA模型可以適配更多芯片平臺。
元戎啟行CEO周光表示:“VLA模型兼顧擬人跟安全,像我們自己開車一樣自然,比人類更可靠。VLA模型投入市場后,將加速汽車產業的智能化轉型,重新定義‘車輪上的文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