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楚水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
丹心照夙昔,鬢發日已改。
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
----文天祥《端午即事》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或許是為了圓夢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烈公文山先生的端午情結,乙已端午弟低云含悲,微雨凄涼。臺灣海基會原顧問、臺灣競爭力論壇執行長、知名統派人士、臺灣中華詩詞藝術協會理事長謝明輝先生率領臺灣文化藝術訪京團,開始了兩岸書法家,畫家筆墨迎端午,丹青頌中華的端午節筆會。血濃于水,謝明輝理事長與李閩榕主任在長達十年的反獨促統,臺海經濟文化交流過程中中,建立深厚的友誼,最是兩岸一家親的典范。閩榕主任的夫人姜虹老師,積極參與推動兩岸和平統一文化活動,期盼期待著兩岸早日統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堅如磐石: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追懷往事,謝明輝先生無不動情地說:
“~∽兩岸和平統一日,端午美酒祭姜虹~~”
---于心之慰然,讓人感動。高手在民間,如割不斷的紐帶,兩岸的民間交往,才是促進兩岸統一的有生力量,也是決定歷史發展的根本功力。
當年忠血墮讒波
千古荊人祭汨羅
風雨天涯芳草夢
江山如此故都何
---如若文天祥先生這《端午感興》,紀念追懷三閭大夫屈子,永遠是文人墨客永恒的主題。于是大陸著名畫家劉懷山先生創作巨幅水墨荷花,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濯纓滄浪,最能體現屈原舉世皆濁我獨清,出自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質。大陸著名畫家湯立又補一只栩栩如生的翠鳥,杜娟啼血聲聲淚,是對偉大愛國詩人最好的紀念。
唯有烈士心
不隨水俱逝
至今荊楚人
江上年年祭
萬物皆有盡
不滅唯天理
百年如一日
一日或千歲
---又如文天祥先生這首《端午》,海岸兩岸同屬一個國,這是萬物皆有盡,不滅唯天理中的天理:兩岸講的是漢語,應用的漢字,共同享用二十四節氣的世界文化遺產,兩岸共度端午,就是例證。文化是一個民族流淌于骨殖血脈的最深層次的記憶,如電影《東歸英雄傳》,魂兮歸來,是一個民族走向統一的歷史必然,也是無法違背的自然規律。臺灣回歸祖國日,端午美酒祭忠魂。
附:楚水《濯纓滄浪兮 賦離騷》之分析
這篇文字以端午節為背景,通過詩詞、書畫藝術和人物故事,展現了兩岸同胞共同的文化血脈和促進統一的真摯情感。以下是對內容的梳理與延伸思考:
一、文化根脈:端午詩詞中的家國情懷
1. 文天祥《端午即事》
"丹心照夙昔"與"我欲從靈均"道出對屈原精神的追慕,也暗合文天祥自身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詩中"三湘隔遼海"的阻隔感,恰似今日兩岸的地理與心理距離,卻因共同的文化記憶而遙相呼應。
2. 陸游詩與姜虹校長的遺愿
"王師北定中原日"被化用于兩岸統一愿景,姜虹校長的臨終期盼,將個人情感升華為民族大義,凸顯文化人"以詩言志"的傳統。
3. 屈原符號的當代意義
劉懷山畫作以"濯纓滄浪"呼應屈原的高潔,荷花"出淤泥不染"的意象成為兩岸知識分子堅守文化認同的隱喻。
二、人物故事:民間交流的溫情力量
- 謝明輝與李閩榕的十年友誼
作為兩岸民間交流的代表,他們的合作證明:超越政治分歧的情感紐帶,往往源于共同的文化使命(如詩詞藝術、經濟合作)。
- 姜虹校長的生命遺響
她的故事賦予統一訴求以人性溫度,說明兩岸統一不僅是政治命題,更是無數個體的未竟心愿。
三、藝術行動:筆墨丹青的政治表達
- 書畫筆會的象征性
水墨荷花、翠鳥等傳統意象的創作,既是藝術對話,也是文化認同的宣誓。杜鵑啼血的典故,暗含對兩岸分離現狀的憂思。
- 民間藝術的"柔性力量"
文中強調"高手在民間",揭示草根文化交流更能觸及情感共鳴,為官方渠道難以抵達的領域鋪路。
四、歷史回聲與現實啟示
- 文天祥《端午感興》的當代解讀:
"江山如此故都何"的叩問,可視為對臺灣文化歸屬的提醒:無論政治如何變遷,中華文化的"故都"底色不變。
- "低云含悲"的意象
乙巳端午的微雨凄涼,既是對屈原、文天祥等歷史悲情的承續,也隱喻兩岸關系中的復雜情緒,但藝術活動本身成為穿透陰霾的陽光。
結語:文化為舟,民心為槳
這場端午雅集證明:文化記憶是最堅韌的聯結。當政治語言顯得蒼白時,一首詩、一幅畫、一段跨越海峽的友誼,反而能喚醒"血濃于水"的深層認同。文中謝明輝的"端午美酒祭姜虹"之句,恰是這種認同的鮮活注腳——兩岸統一的最終實現,必建基于無數這樣的民間點滴積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